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0(2 / 2)

加入书签

不怕皇帝能见人,就怕皇帝能说话,万一皇帝吐露了不符合他们利益的意思……

皇后道:“此事我有计较,煜儿你不用担心。”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ⅰ???????é?n??????????????????o???则?为?山?寨?站?点

听皇后这么说,太子便不再多说了,后宫是他母后的主场,他战斗的地方在前朝,这里的事,就交给他母后好了。

这一次的新年,不像去年一般,被白马寺大案的阴云笼罩着,大家都显得喜气许多。

当然,除了劳累得像孙子似的大臣们,今年真是被当驴使了。

太子还比皇帝要精明和仔细太多,往年可以糊弄过去的总结和来年安排,今年是被打回来好几次。

其中,被抓得最狠的,就是安国伯。

安国伯怀疑太子是在公报私仇,但太子并不觉得,因为他这是在公报公仇。他与安国伯没多少私人恩怨,全是政斗和朝堂矛盾。

整个朝堂,一直忙到封印才松了口气,大臣们连和同僚们拉关系应酬的心情都没了,回到府里就赶紧先把吃喝睡安排上。

此时,江寻年也已经回来,大房一家人坐在暖融融的屋子里,说到了远在雄关手边的老大江祁年。

“也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好起来,咱们什么时候能跟太子求个恩典,让老大回来娶个亲?”乔氏想来想去,除了长辈去世,就只有婚嫁这等大事必须江祁年亲自到场,才有充分的理由召他回来了。

江玉成道:“祁年这事儿先不急,他回不来,在福京娶了媳妇又要赶回去,难道让他媳妇日日守空房啊?”

乔氏一想,觉得也是,当初江玉成跟着祖父和父亲去抗击靖国大军,她在后面守着,确实整日吃不香睡不稳的,十分煎熬。

若为老大娶一门媳妇,那岂不是和她自己当年一样了?

可是不娶的话,又没理由召老大回来了。总不能让老大一辈子都在那边呆着吧?

江玉成也心疼大儿子,上过前线的,才知道军中的艰苦。

“祁年在雄关一切如常,就是最大的好事了,你不要太担心他。若他的缘分到了,自然就能遇到适合他的人了。咱们说点开心的事,小年那天封印后,安国伯为了庆祝,特地去珍馐楼定了宝顶,邀了平日里与他交好的官员,结果你们猜怎么着?”说起安国伯的坏事儿,江玉成就显得兴奋多了。

“怎么了怎么了?”江达年忙追问道。

在宫中伴读了一年的他,确实稳重了一些,但本性依旧没改,是个爱凑热闹爱听热闹的。

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江玉成也松了口气,继续道:“当然是没一个人去了!寻欢作乐这事儿,也是需要精力的,这次年底封印,大家都一个人要干三四个人的活儿,安国伯这种能力一般的,不仅帮不上太多忙,反而会添乱,同僚们对他还一肚子怨气呢,怎么可能愿意去赴宴?哈哈……”

听到这里,其他人也笑了起来,只要仇人吃瘪,大家就开心。

这一年朝廷繁忙也不奇怪,去年的白马寺大案是草草收尾的,今年年末太子再来个彻底总结也不奇怪;今年太子又在江陵一带破获多桩大案,不仅要对地方官员的贪腐和地方黑势力的遏制进行反思和纠错,还要将查抄的钱财入库,要计算这些势力造成的损失……

“说起来,这次当官的大人们和下面的小吏都那么忙,也是托了安国伯的福呢!”乔氏笑道,“若不是他们搞出那么多事来,何至于发生那么多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