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1(1 / 2)

加入书签

朝中大臣干脆什么都别做了!东南西北轮一圈,十二年过去了!”

颜如玉挑着眉道:“本使觉得甚妥。”

妥个头!

太妃见这阵势剑拔弩张,干脆趁机换了话题:“刑部走水一事,查得如何了?”

刑部尚书道:“如今看来就是守夜之人,烤火时不慎飘出一个火星子,点燃了屋内的文书,这就燃起来了。尸首损毁了一半,剩下的都转到了直使衙门。”

太妃自然不信这个解释。怎么就那么巧,恰恰点着了存放尸首的位置。镇国公府的人如此大胆,简直就是在挑衅。

好在颜如玉今日回来了,这该查的该抓的,一个都不能放过。

朝议一结束,颜如玉作势要走,又被太妃留下。

颜如玉被抬进昌宁宫,太妃让叶姑姑赏了一些恢复伤骨的药,又问道:“桑大夫的案子,你要上上心。”

颜如玉问:“太妃要微臣怎么上心?”

“你能不知道?”太妃将十几本关于此案的奏折拍了拍,“那万民书不就是你写的?”

颜如玉很冤枉:“万民书与微臣无关。”

“行了。”太妃摆摆手,凤眼睨着他,故作漫不经心地问,“哀家看那桑大夫对你倒是颇为上心,你若有意,哀家就做个媒人如何?”

颜如玉还未答话。

太妃又道:“你若不愿意,哀家倒是很愿意为顾卿周旋此事。”

颜如玉心中一凛,仍旧没有答话。

太妃有些吃不准他的意图,他面色如常根本看不出端倪来,端起手中的药羹,喝了下去,又继续说道:“原本哀家用他也只是为了查一查各个衙门里的文书,此次这案子,他倒是将鸡毛用成了令箭。可见顾卿对桑大夫有几分真心。”

颜如玉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肩膀上被桑落咬下的那一口竟然开始疼了起来。

他摩挲着玉蝉,说道:“桑大夫,她的嫌疑并未解除。待案子了结,太妃不如亲自问问桑大夫的意思。”

太妃似是很愁:“颜卿,你到年底就二十有一了,哀家都替你着急,也不知什么女子才能入你的眼啊。”

颜如玉也很是烦恼地笑笑:“微臣此时并无娶妻的打算。”

“连个侍妾也没有。别人会怎么说?”太妃对此事也很介怀,步步紧逼。

颜如玉思索了好一阵,看看屋内的宫娥和内官,欲言又止。

叶姑姑挥挥手,带着众人退了出去。

颜如玉这才面露难色地说道:“实不相瞒,微臣身有隐疾。四年前,三夫人送微臣入宫之前,让微臣服下了一杯烈酒,伤了身。这几个月,微臣几次寻桑大夫看诊,她总是推脱......”

太妃越听脸色越难看。她的双眼就没有从颜如玉脸上挪开过,试图再一次从他的脸上辨出真伪。

这样的事,听起来匪夷所思。可颜如玉是什么人,他能甘居第一面首的名头,可见是把名声置之度外了的,不会是为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由头,故意毁了自己名声吧?

可又想起他第一次入宫之前,三夫人反反复复保证没碰过他。颜如玉入宫后也只是恳求自己用他的脑子。

旋即她又觉得兴许就是因为有隐疾,才故意借着第一面首的名头来遮掩。男人嘛,总是不肯承认自己不行的。

她将信将疑。却总不能亲自上手去验证吧?

“桑大夫至今仍旧不肯给你治?”

“原本在汲县时,她给了一个三鞭汤的方子。可汲县刚遭了水患,哪里有那些药。这又耽搁了。”

三鞭汤的事,太妃也听去汲县的太医们提起过一句。当时只当是太医们说嘴,现在串起来,想不到竟是这样的缘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