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4(2 / 2)

加入书签

没错,就是这个妇人,原来是个人牙子。

卷宗里,颜如玉用朱笔批注了三个人名:“陆启权、冯大齐、唐雪瑶。”

原来颜如玉曾遣人去找过陆启权和冯大齐。二人不约而同地说,此妇人人称孙九娘,带着京城口音,应该是京郊人氏,平日就做些人牙子的生意,总是从外地买些便宜的童男童女,一并运送入京,再高价转卖给富贵人家或者花楼。

只要活捉了孙九娘,整个案子迎刃而解。兴许也能破了七年前的那一桩案件。

桑落的目光掠过那些记录着所有失踪之人的纸张,试图从中找出被忽略的蛛丝马迹。

失踪的少年多是十一岁上下,少女多是十二上下岁,这是最大的共同点,可,古代人口买卖最常见的也是这样的年龄,懂事、能干活、还易掌控。

不同的是,阿水不是第一次被拐走了。

阿水说她被拐入三夫人的庄子之前,是在一个算命摊子前算过命。为的是她们没有来癸水,以便喂活血之药,从而提前了癸水,取得“红铅”。

桑落忽地眼神一亮。是了,男子元精和女子天癸多发生在十二、三岁的年纪,如果要想取来入药,小一岁是最合理的。阿水就是如此。

然而,这只是猜测。

更何况阿水已经来过癸水了——

桑落腾地站了起来,手指紧紧抓着那幅妇人的画像。

莫非这就是他们要抓第十九个姑娘的原因?那么被废弃的阿水更是凶多吉少!

她一把抓起那张妇人的画像,冲出直使衙门,朝着杏花巷方向狂奔而去。

夜色如墨,寒风刺骨。

深夜的杏花巷口没有多少人围着。

赵云福和颜如玉都到了。

“弄个球事!”赵云福情急之下,好不容易改掉的口音又恢复成凉州口音:“这都二十个女娃了,跟七年前对不上了嘛。”

见颜如玉皱着眉头像一尊玉面罗刹般伫立在冬夜里,赵云福缓了缓自己的情绪,又长叹一口气:“颜大仍,您说如今该如何?歹仍丧心病狂,我们只画了一个画像,却始终抓不住仍,这样下去,只怕还会有更多的女娃受害。”

桑落几步上前:“颜大人,赵大人。”

“桑医正,”赵云福说道,“您肿么也来了?”

桑落将自己的推测说了:“我怀疑两起案件是同一人所为。背后的凶手可能在炼某种邪祟之药,需要用到元精与红铅。”

颜如玉点头:“桑大夫言之有理,只是本使尚有一事不解。为何男童的生辰都是四月、五月,而女童的生辰都在冬日?”

这......

桑落也未想通。

她偏过头去看失踪女子的爹娘。只见那对中年夫妇瘫坐在自家简陋的门槛上。

京中接连有少女失踪,没有一个人找回来,妇人绝望至极,哭得几近昏厥,男人双目赤红拍着妇人的肩。

桑落走了过去,正要发问,那妇人扑通一下跪在颜如玉面前,死死揪着他的衣摆声音嘶哑地喊起来:“……求求您!求求您一定要找到小菊啊!她才十三岁,乖巧懂事,算命的都说她命好,有财又有福……怎么就……怎么就……”

妇人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悲痛

欲绝。

算命?桑落疾步走到那对夫妇面前:“你女儿生辰在几月?”

妇人抬起泪眼,茫然答道:“是……是冬月生的,从小算命先生说她是水命,极好的‘坎水’命格……”

水命!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瞬间在桑落耳边炸响!

阿水说过,她是水命,所以爹娘才给她起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