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8(1 / 2)
烈烈忠魂,黄泉百战破。”
唱到最后一个字时,他的嗓音破了,门外众人尽数跪了下来。
顾映兰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只剩冰冷。他沉声下令:
“大将军吕蒙,薨了。即刻,鸣钟报丧!”
昌宁宫内,檀香袅袅。
太妃一身素雅的常服,正坐在紫檀书案后。年幼的圣人端坐在她身侧,小脸绷得紧紧的,努力挺直脊背,握着紫毫笔,在摊开的明黄奏折上,一笔一划,写下御批。
“圣人,‘准’字这一竖,要如松柏,需有风骨。”太妃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依旧温和。她伸出手,轻轻握住圣人执笔的小手,带着他用力向下,“这样……”
“儿子懂了。”圣人认真地点头,重新蘸墨,正要落笔。
“咚——!”
一声沉重、悠长、仿佛带着无尽悲怆的钟鸣,毫无预兆地穿透宫墙。
太妃握着圣人的手猛地一僵!
“咚——!”
第二声!
“咚——!”
第三声!
圣人的手一抖,一滴浓墨“啪嗒”一声落在奏折上,迅速洇开一大团污迹。他茫然地抬头看向母亲:“母亲?这是……”
“咚——!”
第四声!
太妃握着圣人的手冰冷如铁。她缓缓站起身,却带倒了身后的紫檀木椅,发出一声刺耳的刮擦声!
“咚——!”
第五声!
五声!
重臣薨逝!
殿门被猛然撞开!叶姑姑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面无人色,声音带着哭腔,尖利地划破了死寂:
“娘娘!大将军……大将军他——”
“兄长——”太妃身体如同被抽去了所有骨头,直直向后倒去!
“母妃!”
“娘娘!”
圣人的惊呼和宫女的尖叫混杂在一起。那本沾着墨污的奏折,从书案滑落,无声地掉在冰冷光滑的青砖地面上。
半个时辰之后,
太妃才悠悠转醒,眼前是圣人哭肿的小脸和叶姑姑忧心如焚的面容。她挥开搀扶的手,强撑着坐起,声音嘶哑黯然:“更衣。召中书令、兵部、礼部觐见。”
片刻后,昌宁宫偏殿,气氛凝重。
礼部尚书捧着一份厚厚的丧仪单子,沉痛地道:“太妃节哀。大将军功勋卓著,乃国朝柱石,又是国舅,老将军独子。按制,当停灵七日,百官致祭,三军缟素……”他犹豫了一下,“只是如今朝局动荡,人心惶惶,这治丧规制是否减省一二?”
“这些都不重要!”兵部尚书于正德立刻接口,拖着长长的尾音,“娘娘!如今军心惶惶!大将军骤薨,京郊大营群龙无首!若军中无帅,内外交困,恐生哗变!当务之急,是立刻定下接掌京畿防务之人!丧仪再大,也大不过江山社稷安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