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1 / 2)

加入书签

张监制很快答应了。

方可以不知道的是,挂断电话后的张监制摸了摸脑门,叹了口气。他对面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下午负气出走的王祥。

虽然听不清听筒里的具体内容,但张监制的回答却很明白,王祥脸色一沉,冷笑起来。

原来他下午不是平白无故溜走,而是看了方可以拍的几条,实在心里没底,后悔自己一时意气,于是又出去找了借口跟王祥摆酒讲和。人到中年,底线总是灵活很多。然而他越是如此,王祥自然更加吃准他离不开自己,姿态更高,各种夸耀自己草创元景之功,把张制恶心坏了,又不得不赔笑。折腾一晚上,直到刚刚才算松口。

张制打这电话,本是要确认进度,安排剧组明天继续拍摄,结果第一个问题出口,直接被方可以杀死话题。

虽然面上不安苦笑,但看着王祥铁青的脸色,张监制还是颇为暗爽:

“王祥你这老狗,我巴巴磨了你一晚上,你都拿腔拿调;想不到吧,这小朋友自说自话把东西拍完了。”

这只是意气之争,但谁说中年男人不需要争一口气了!(虽然只有一口。)反正王祥也已经答应继续拍了,顶多也就祭天一期,公司拍出来的烂片还少么。

至于剪辑,在他看来,无非不就是各种现成素材拼接起来,谁来剪不过是快和慢的区别,方可以要想拿去玩,那就试试,就当奖励他帮他气了一回老狗。

*

作者有话要说:

拍摄都是瞎编的。

第5章 Test

张监制从事影视监制行业不久,甚至可说一声门外汉。虽说身处文娱影视行业的一线,却从不觉得这份工和自己以前的运营的项目有什么本质不同。

他没有看片的习惯。不是说SE出品的那些小成本、低制作、强刺激的感官片,就是大厂正儿八经立项的制作,也素来不爱看。人上了年纪,有些老花眼,盯着屏幕一久就开始头疼,宁愿去听电子说书和戏剧评弹,这才符合中老年养生之道。

这并不代表他只会混吃等死,酒桌上说作品名字、风格流派,他自然只能闷头吃菜;但说起这个演员合约到期,那个金牌制作跳槽,近期行业新热点,他口若悬河。他自以为,这才是他应作之事。至于公司出品,支持的心是有的,只是上了年纪,有心无力,没必要执着那一两个播放量。

尽管受到王祥这样的“专业人士”鄙薄,但张监制本人却不以为耻:

导演们大多都是些专横、霸道的独夫,正因他是外行,一概不懂,才不会被那些天花乱坠的说辞忽悠。

这才是对投资负责。

收到粗剪后,张监制没有直接打开,而是先问剪辑师。

很多导演认为,他们的工作对于一部作品是无可争议的核心,是他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才华最终创造出作品。

然而很多时候,作为最后一阶段的剪辑师,却才是为作品完成叙事、注入灵魂的那双手。

导演剪辑版总免不得一些敝帚自珍的吝啬;而一名合格的剪辑师,应当要精准、克制、清晰地表达主创团队的意图,把握叙事节奏,拼图式地,将所有零碎的材料组合成一个整体,甚至完成超越,达到升华。

SE的剪辑师也许没有达到后者的程度,在成片的话语权大多数时候也基本不存在,但确实是一个合格高效的剪辑师。

多年同事下来,张监制甚至可以很中肯地说一句:王祥对自己作品的B数,远没有剪辑师小陈来得中肯。

退一万步说,小陈也是专业的,至少比他这个外行懂得多。

尊重专业嘛。

越是像现在这种不确定的时候,小陈的含金量不就越是上升了。

尤其是小陈这一次交稿还交得尤其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