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2 / 2)
“我爸心里还放不下这行,这我知道,但我爸年纪大了,如果再出一次《1582》这样的事,他怎么承受得住?你刚入行,年纪轻轻功成名就,在你眼里,这行千好万好,又有没有想过失败要承受多大压力?
“你们可能不知道,其实当年的项目里除了《万历1582》,原定还要拍一部《天启1626》作为续集。”
方可以反应很快:“1626,天启大爆炸,镇海起义?”
方可以先时为补世界差异细细看过那段历史,后面为了写《秘密》,又做了不少近代史的课外阅读,李玉成一说,她脑子就自动定位好。
李玉成只以为她也是知情人,点头道:
“既然你听说过这项目,那你也该知道,《1582》首播收视率惨淡后出品方直接撤了资。
“我爸写《1582》的时候已经在琢磨《1626》的埋线,到那会儿故事大纲都打好了。《1582》刚播那会儿他不信邪,只觉得后头兴许能起死回生…抱着这么点希求,他接着写《1626》的本子,差不多都写完大半,结果落得个什么?”
方可以正欲发言,被李玉成抬手阻止。
“如果只是拿钱办事,那不成就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我爸又确实在这两部戏里放了太多心血。
“他面上装得和没事人一样,可有天晚上,我本来要通宵加班,回来拿件换洗衣服,一开门就闻到书房里头传出来烧东西的味道。我吓了一跳,拍门也不应,差点要撬开门了,我爸出来说是在烧稿子。
“烧稿子,呵。”李玉成发出一声有些古怪的冷笑,“烧稿子需要把妈妈奶奶都打发出去旅游?还要特地打电话确认小弟那天住宿?把自己一个人反锁在书房里?”
袁淑华吓了一跳:“你爸后面没事吧?去医院检查过吗?”
李玉成摇摇头:“我爸性子倔,咬死了只是烧稿子,不肯去,我也逼不过他。怕奶奶担心,这事儿我也没跟他们说。”
他看向方可以:“其实这事早该过去了,如果不是你,我爸已经好几年没想起来了。
“我也不瞒你们,我爸今年已经被查出来有空洞前期的症状,他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挥毫泼墨的文人了,只是个普通老头,看看电视钓钓鱼,日子也挺好的。
“说我胆小也罢,我确实不希望我父亲掏心挖肺写出来的东西,再跟商品似的摆上货架任人指摘。
“我只想他太太平平,高高兴兴地安度晚年。”
*
作者有话要说:
拍续集这个事也是改编自现实。
题外话:
据说《1566》原定后续有一部《1587》。(掐指一算这不就是《万历十五年》么)
我查到的资料说原计划要拍海瑞和张居正。但一方面《1566》收视率太难看投资人跑路了;另一方面是刘写不下去续集的本子,据说是不符合他个人的史学观念。
刘我只细看过两部古装,这位的史观确实是比较直言不讳的,别人都歌功颂德,他写生民疾苦,别人拍正邪不两立,他写和光同尘善人才是奇迹。
《雍正》的时候他还会给上位者找补找补,讲讲上面的心是好的,下面把事办坏了,《嘉靖》那会儿基本已经大彻大悟罪在独夫了[吃瓜]
我大概猜测《1587》写不下去也是这个原因。
《嘉靖》好歹有个表面故事:一个经典的清官为民请命脚本,清汤大老爷海瑞刚正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