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1 / 2)
平无关,而是人类主动调动起多种感官,对声画信息多角度吸收、理解后,自然而然就会进行的认知推理。区别只在于信息接收的效率。越是整合完备,对未来走向的推测也就越准确。
当然,烂尾和神转折除外。
影视作品不同于生活,每一帧画面,画面中的每一个物品采用,放置的方向,拍摄的角度,乃至镜头的参数,凡举能为观众所能察觉的“特别”,就不存在“无意”。
所有看似随意的细节,必然包含创作者某种刻意的设计。问题只在于这种刻意是否得到有机整合,是否都在朝同一个目标服务。
是创作者在漫天挥洒自己无处安放的灵感?
是打工人在应付工时敷衍了事?
又或者后期处理时对着有限的素材勉为其难女娲补天?
所有细枝末节加在一起,就组成了“氛围”。一部好电影,往往是整个氛围调性互相匹配,最终形成一种和谐、统一、适当的质感。
这些看到又好像看不到的画面信息,无声无息地填补细节信息,引导观影情绪,当故事走向符合、甚至超越观众的底层期待,人物的情理关系也就被搭建起来。最终生成“如我所料”的满意,还有“竟然如此!”的惊喜。
所以在一些观影经验较为丰富者看来,方可以所做的,也就几乎是明牌: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但不只有趣;
这个嬉笑怒骂、色彩浓丽的故事,会有一个悲剧的结局,但这个结局对它而言才是合适的。
但是,可能吗?
这可不是之前带有一定实验性质或者文艺电影啊,这部片子的定位是偏向大众商业化的喜剧片吧?
哦,等等,SE给电影的宣传定位好像还真没说过是喜剧片,只说是浪漫爱情片?
所以什么意思, PG级的悲剧电影?
小孩子这种幼小心灵真的不会因此落下阴影?
——你们是在玩火。
但不管同行在心中怎样迷惑?吃惊?惶恐?随后的剧情发展却不为他们的意志转移。
就仿佛乘坐在一列温暖的火车上,吃着火锅唱着歌,火车隆隆作响,钢铁洪流般直直冲上皑皑冰山。
国君对两人的爱与日俱增,搜刮各种奇珍异宝,挖空心思来讨好两人。
他将无相视作供请在宫中由他独享的一尊神像,一位陆上菩萨。菩萨什么都好,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一张口还喜欢说些大煞风景的话,一次两次还好,多了就难免扫兴。
爱妃就不一样,纯质可爱,除了嫉妒心强了些,没什么缺点,这也可以理解,都是太爱自己的缘故。
但是,但是出现了。
明明已经得到国宝,偏偏各地依然民乱四起,流民涌入建康,北边胡人还频频滋扰,教人烦不胜烦,这是何解?
国师告诉国君仙人完整的谕示:
东南方向八十里,不仅有九世善人无相,还有一头修行千年修出人心的蛇妖。如今二人齐在陛下宫中。
佛骨妖心,二者熔炼成仙丹,便可助陛下得获长生。
如此,方是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陛下震惊,迟疑,浓丽的光影却冲不破周身的阴影,烛火摇曳,攒动着挣扎。
“等等?等等等等?”
“不会吧……”
到这一步,就算再迟钝的人也意识到不对劲了。
不是大哥你之前爱得要死要活、倾国之宝都随手送讨美人欢心?到这儿忽然开始挣扎了?
区区长生……
哦对,你是个两美落水但选择护驾的崽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