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9(1 / 2)

加入书签

得比较好的那批。

但所谓混得好也只是相对同层,整体大环境稀烂的情况下,再好也有限。

贝嘉延本来还不觉得有什么,这次围观方可以和李雪亭两个人一唱一和地电波交流,就开始痛苦起来了:

这才是创作啊!

这才是文艺啊!

自己这段时间写的是什么?

更糟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对文字的灵感与想象也在消失。

就像当时提建议时他不假思索地提出最直接的想法,而这同时也是最常见、最安全也最庸俗的一种。

大厂之所以叫“厂”,注定其需要的是流水线生产工种。

他们需要每一个环节都有精确的数据评估和质量保障,每一款剧集制作前要搜集市场情况,热点话题+热门设定+流量+IP,层层加码,来确保剧集成绩拥有基础保障。

工作时间有ddl,话题热度有kpi,前三集要完成小高潮,每7-10分钟要切换一次小情节以免视觉疲劳……

当创作变成了数据填表,灵光也就不免乏善可陈。

当然,严格来说,当时贝嘉延提出的与其说是“情节”,不如说是“题材框架”。甚至方可以后续也是这个“戏子搞谍报”的框架下进一步做文章的。但是做出来的思路却和贝嘉延下意识脑补的方向大相径庭。

两相对比之下,更让他受刺激。

我才是堂堂编剧系出身呐?

我四年的磨练,大学期间无数的输入,难道就是让我在毕业后今天借鉴一点、明天致敬一点,就做一些中译中工作?

都说编剧是带着镣铐跳舞,那好歹得是跳舞呀。

对于贝嘉延的难受,方可以表示这都是上班上的。

对贝嘉延的经历,方可以深表同情;

但既然贝嘉延没有主动求人帮助,那方可以只能尊重他人命运。

她要说的是那之后,贝嘉延开始吐槽自己的煞笔领导。

“他们最近在改编一个大女主本,本来大部分都是女主的戏,但是总编剧觉得这样女主戏份太多了,观众恐怕不爱看,让把很多女主的高光部分移植给男主,觉得两边势均力敌才是‘强强’。”

靳茜:?

“小说原本的剧情里男主是个疯批,把自己全家屠了就为了和女主HE。投资方和导演觉得这也太不健康,让他们看看能不能把这人改成男二。”

靳茜:??

“但是原作者这时候强烈反对,说整部小说的感情线就是在写这一口,改了你再宣传改编,让原著粉丝情何以堪,让她这个作者情何以堪。主编剧也觉得有道理,可以理解,就让贝嘉延他们改成女主全家被男主屠了。”

靳茜:???

方可以喘了口气,接着说:“贝嘉延很痛苦,现在想出来的方案是,让女主先无意中把男主全家屠了,然后再让男主爱上女主。”

靳茜没有问号了。

反正就是一定要有个人的全家被屠是吧。

靳茜很平静:“这不就是很传统的那种经典性转版,男人屠了女主全家,但女主还是一整个恋爱脑爱上。”

“只是不知道贝嘉延的这一版能不能通过他们公司的内部审核。”方可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