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7(1 / 2)

加入书签

亲戚存在的保罗。婚后的他们继承了父亲那座漂亮的、爬满紫藤花的大房子。

偶然的情况下,尤里得知保罗在外有一位叫作阿兰的同性情人。告知她这个消息的人名叫春奈,是一名打扮时髦的男装女子,自称曾在自家开的居酒屋中招待过两人。

原来保罗与美少年阿兰邂逅之后很快坠入爱河,但阿兰是一位滥情、软弱、轻佻又惯于利用自己美貌的年轻人。

他对感情越是感性且没有主见,保罗对他的迷恋就越是炽热。这种情愫逐渐升级,到后来,保罗难以忍受阿兰的消失,时刻担忧对方的背叛。尤其听说阿兰正接受他人(即春奈)的供养,这更让他难以接受。

在尤里试探丈夫近来的动向时,保罗就顺势提出,想将友人阿兰带回家中一起生活。

面对阿兰有意无意的比美和争宠,越发拥挤逼仄的生存空间,自己和阿兰仿佛保罗妻妾一般的生活模式,所有种种都令尤里产生了复杂而微妙的情绪。

她去春奈的居酒屋喝酒解闷,两人不知不觉间亲密了起来。在尤里苦闷的时候,春奈甚至愿意重操旧业,当回舞妓,为她陪酒逗乐。

而尤里的异常也曾让保罗在百忙之中有过怀疑,但他本身正在为阿兰的事挂心不已,发现尤里消磨时间的同伴春奈也只是个女人后就放了心。

而另一边,保罗对阿兰日益加深的控制欲,在情敌的恶意介入下,更演变成一种酷烈的愤怒……

尘埃落定后,阿兰回到黑暗中的家里,看见一片狼藉,保罗倒在血泊中。

他犹豫了一下,只觉得此刻保罗的模样显得可怖而丑陋,爱意无声消散。他偷偷将皮夹中的钱拿走,又灵巧地翻墙跑了出去。

故事的结尾,是阿兰在路边的橱窗里看到一顶顶漂亮的男士礼帽。他徘徊犹豫,渴望的神情,吸引了一位路过的绅士。

而尤里清冷又哀怜地处理着丈夫的身后事,完美扮演一位柔弱贤惠的妻子。

*

这篇小说是一部别扭又拧巴的作品。

如果将保罗与阿兰的感情作为故事的主体,尤里仅仅是一个观测者摄像头,提供第三方视角下两人的爱恋纠葛,那或许更加流畅。当然,这也是森加奈年轻时最擅长书写的感情。

而如果减少保罗与阿兰的笔墨,仅仅将之作为一个故事背景,详细主笔写年轻寂寞的尤里与年长开朗的春奈之间那份微妙而晦涩的情愫,那又是另一番刺激的风味。

偏偏森加奈将两者并行写就。

双线叙事的复调写作,搭配她本就靡丽繁复的文字、晦涩暧|昧的风格,让行文的阅读难度更增加不止一筹。

好在毕竟方可以也是解码过《风月传说》的人了,拜悲风画扇所赐,方可以的剧本审美也增长不少,连带着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水平也同步上涨。

她相信如此大篇幅比重的书写,定然并非普通的闲笔。

或者说,闲笔中或许才藏着本意。

所以,在通考森加奈的人物生平、创作背景和作品风格演变历程后,方可以得出结论,森加奈或许刻意模糊了一个设计:

尤里设计了最后的结局。

森加奈早年的作品中就有一部类似主题的作品,最终男主角因抛弃年华不再的旧情人,被情人怨恨枪杀。显然,放到这部作品中,被抛弃的旧情人,对应的设计就是尤里。

那么尤里与春奈喝酒消磨时间的情节,就显得刻意且无比重要。

刻意得像是作者在为两个同谋找不在场证明,用叙事诡计让时间线看起来双线并序。但实际上通读全文,并无实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