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9(2 / 2)
完全不知道靳老板的堂姐和她本人一样思维模式曲折蛇形、百无禁忌,方可以在挣扎失败后很快接受了现实,切换到工作模式。
4月28日,修改剧本。
4月29日,修改剧本,画分镜稿。
4月30日,继续修改剧本,画分镜稿。
……
本着天塌下来有老板顶着的原则,方可以很快沉浸到紧张、忙碌又快乐的工作中,遨游在艺术的海洋,真是渺沧海之一粟,沉醉不知归路[1]。
当然,方可以也没忘记自己现在是半个老师,这种正儿八经能锻炼手艺的机会,不能把已经拍了好多短片练手的柯莱特给落下了。
至于说日区文化本就风格颇为独特,柯莱特作为一名墨洛文人,要怎么把握其中文化内核?
方可以觉得不需要把握。
反正再把握也遭不住对文化他者的误解。
柯莱特完全可以对着剧本和译文,能领会多少就设计多少呀。甭管理解出来的东西有多抽象都没关系,正好可以让方可以多一重观测视角。说不准还能截取到点文化隔阂下的特殊风味。
这倒也不算乱弹琴。
森加奈本身就有墨洛文情结,她少女时代曾跟随父亲旅居欧洲一年,当时欧陆文化中心的墨洛文更是让她念念不忘,在她的各种小说散文评述中反复提及,她总喜欢为作品人物设置与之有关的人格背景。
比如《葡萄》中,保罗这个名字就是墨洛文音译的名字。文中设定其是一位墨洛文法学教授来此生活时与女仆的私生子,长大后曾在父亲安排下赴外留学,与尤里婚后的家中生活,还不时会冒出几句墨洛文语。
两人家中的装饰风格东西合璧,入门玄关处挂着波提切利的《春》,家里还有刻着浮雕的电话,精致的红酒陈列柜…
甚至说,保罗当初会被尤里的父亲视作乘龙快婿,也是看中他举手投足都透着一股神秘而忧郁的气质。
依此道理,柯莱特作为一个地道老帆城正白旗的审美品味,与日区的精神幻想两相结合,再加上方可以的女凝味剪辑做个风险对冲。
能不能原模原样地把森加奈的原作风味拍出来不好说,但看点还是不少的。
如果这部电影还全员用汉族演员饰演主役,那更是能能形成“汉族看和族看墨洛文”的刻板印象究极套娃,谁看了不得说一句以毒攻毒。
当然,方可以毕竟是拿了钱的,文化隔膜确实存在,但总不能故意把客户泥塑成民粹沙文主义幻想下的审美娃娃。
那也太缺德了。
再说,少数族裔的政治正确加分可不少。
*
五一长假结束,复工。
5月8日,方可以拉着柯莱特、柯莱特的饲养员涂夏来到公司。
今早SE得开月度会议和接下来一阶段的工作项目计划。
朋友圈驴友徐祖年难得出现在会上。
许久不见,他黑瘦了一圈儿,一见到方可以就兴奋地凑了过来,一张嘴就是叭叭的:
“小方,我在朋友圈发的那些图你看到了吗,有没有什么适合拍摄的?
“不过你点赞了我也不一定知道,我朋友圈人太多了。我跟你说,有些地方风景真的很不错,要是你们后面打算去,我给你们推荐导游和包车呀。
“你现在还这么忙吗,每天去你森林偷能量的时候你都堆着一大堆,茜茜不是说《千秋》的主要工作都让孙晶拍了吗?
“小方你有时候也不要太紧张工作,工作是干不完的,平时也要多锻炼。你看我这次出去玩了几个月,现在腹肌都出来了。
“对了,你下次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我感觉我出去了一趟成熟了不少。我爸也说我看着老成了。”
方可以看着他被风吹日晒得有些粗糙的皮肤,笑了笑,表示她倒是想,但是被靳茜镇压了。老板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