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4(1 / 2)

加入书签

不是什么善茬。

“《葡萄》原作小说的剧情其实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耽美故事。当然,现在看来是比较简单,在当时可是纯粹的离经叛道,所以备受抨击。

“保罗结识了美少年阿兰,两人相恋坠入爱河,然后随时间的推移,感情变质。阿兰对保罗的管束感到厌倦,第三者正彦加入追逐,保罗感到自身利益受损,最终在争执中开枪杀死正彦,同时自己也重伤不治。结局同样是阿兰闯入了现场,面对一地鲜血中的两人,他吓呆了,回过神后,他偷走了两人身上的钱,翻墙逃走。”

“唉,有没有发现,这个故事中似乎并没有多少尤里和春奈的存在?”

“是的,如果我们看《葡萄》的小说原作,就会发现,原剧情当中妻子的存在感没有电影那么高。她虽然是故事的见证者、窥秘者和记录者,本身却不具备太多的人格形态。小说原作也并没有写出最后丈夫死亡是受到妻子与情人的挑拨和操控,仅仅是出于情敌之间的竞争纠纷。所以这一段的改编也让许多原作读者感到无法接受。

“这不就是加戏吗?妥妥的加戏咖啊!

“也就是这是方可以拍的,而且还拿了奖,否则你信不信,电影一上映已经骂声一片。

“到时候大家纷纷表示,好哇,原来又是一部耽改作品但为女角加戏。原来方可以也会既要又要,又想吃耽改流量,又甩不开主流的性缘叙事…

“那么问题来了,方可以这个改编到底有没有道理?

“其实是有的。”

“电影前半个小时除了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身份来历。专程还为女主铺设了一条人物的成长线。这个其实是小说中的只言片语,被方可以提出来大做文章。

“这里的设置有多重目的。

“首先,通过开头的黑白片段,你自然知道了主角是谁,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会有现在这样的表现,并且下意识地产生情感代入。因为你看着女主长大的嘛。

“与此同时,在电影中,我们自然而然会跟随尤里的主观镜头,去观看保罗和阿兰之间的相处互动。

“通过尤里的视角,阿兰经常会比真实情况下更加精致漂亮,保罗比单人镜头里的他更加温柔生动。原本雪洞般的房间、枯寂的庭院,也全都被打上暖色调的光影。甚至连阿兰有些争风吃醋、撒娇雌竞的表现,也丝毫没有减损其风情。

“这其实是很奇怪的,面对背叛自己的丈夫、登堂入室的小三,女主人多少该有点正常人应有的愤怒、生气或者嫉妒吧?在这种主观情绪下看到的丈夫和小三,不也得形容丑陋?但尤里反其道而行之。

“你说女主没有吧,其实女主是知道应该有的。”

此处画面插入春奈对尤里的问题,和尤里有些迷惑地自我剖白。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ū?????n????????????????ò???则?为?山?寨?站?点

“这并不是观众的错觉,也不是方可以为了拍男铜有意扭曲现实,而是故意的设计。”

Coco说着,将画面切给一组镜头,正是电影开场时候的尤里和春奈相对而坐。

“色彩设计是《葡萄》全片一以贯之的统一。

“电影开场,尤里的单人镜头仿佛从陈旧的黑白老电影中走出,世界天地皆寂。她仿佛活着,又像是死了,但更像是从未活过,一切都是黑白分明的冷调。她脸上没有精致的妆容,更没有涂艺妓死人白的妆面,但她的脸毫无血色,仿佛是暗淡单薄的纸片人,和背景融为一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