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9(2 / 2)

加入书签

一场安静肃穆又颇为低调的葬礼。

未亡人打扮的尤里送走一位位来宾,社团里的长辈在最后,临走前看着面前柔弱而浓丽的女士。

“最近局势不太太平,政府那边不希望再有什么动荡了,社里不打算把这件丑闻闹大。幸好那天你正好去逛街躲过一劫,至于那第三个偷走钱的男人,社团这边只能秘密追查。尤里,这件事是叔叔对不住你。”

“发生了这么多事,我也累了。”

尤里眉宇间泛起淡淡的疲倦与忧愁,让她越发像一幅娴静的美人图,

“健三叔叔,我父亲也是如此,现在保罗又…这些事太复杂了,我也厌倦了这种生活。我打算把房子卖了,去乡下过点平静的生活。”

“这样也好。”

尤里俯身行礼,恭敬地送走长辈。阴影中的唇角却微微勾起一个弧度。

一顶黑伞遮过头顶。

尤里缓缓直起身子,镜头平移,身边正是春奈。

两个身穿黑色和服的女人并肩走入阳光之下。

“今年的太阳很好呢。”

“是呐,你种的那些葡萄,会很好吃吧?”

*

作者有话要说:

[1]改编自《情人之森》

捏了点《Bound》和《情人之森》。

第123章 Coco拉片2

……

“还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 春奈为什么会爱上尤里,并不惜为她甘身犯险。”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电影中对爱情进行的探讨。

“小说《葡萄》的原作探讨主旨当然也是爱, 基本都是从保罗与阿兰视角出发,尤里是一个旁观者,春奈也是一个吃瓜路人,她们在舞台之下过好自己的生活。

“电影前期反复借尤里的视角去刻画保罗与阿兰的爱情滤镜,当遭遇爱情,他们的理性燃烧殆尽,种种魔性升起,这似乎正是在书写小说楔子中的那段题眼:‘情人们的爱火在隐秘幽寂之地不断燃烧,永不熄灭’。”

Coco的视频画面中, 缓缓浮现出一行文字摘录, 正是《葡萄》的一段原文。

“然而, 燃烧需要薪柴,当薪柴燃尽,火焰只能转向下一处。所以情人的爱火确实一直在燃烧,但未必会在恒定的二者之间。”

Coco话音一变, 含着些许促狭。

“小说发布时所处的时代, 日岛正处于新旧文化的强烈交叠当中, 如保罗这样的男人自诩受到新思想的洗礼,对‘庸常’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

“小说中所书写的男同盛行也并非虚构,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从东亚到西欧,在该时期都不约而同地有类似流行。

“电影中的同性恋者酒吧中全都是男性, 在有钱的男人中蔚为流行, 其实质依然是一种传统的风流韵事, 找年轻漂亮的男性情人,就类似豢养奇珍异宠。无论是保罗还是阿兰,其实都并不只是纯粹的同性恋者。阿兰随时可以去‘依赖’有钱温柔的大姐们;至于保罗也能不折不扣地履行好一位丈夫的义务,同时有不少风流韵事。

“金钱换取容色,那么感情就可以被衡量。钱包最大、最丰厚的保罗,能够享用最漂亮、最可爱的阿兰。

“也正因这种利益交换的逻辑,感情的双方需要不断确认自己‘独一性’。

“保罗会时时猜忌不安,固然是出自其天性中的冷酷,同样也是因为难以确定自己的‘外物’是否能长久地吸引住阿兰。

“而阿兰本能地与女人雌竞,并下意识寻找备胎的行为,其背后的情感逻辑也如出一辙。”

“保罗所自诩高人一等的优雅爱情,祛魅后也只是庸常的一种变体。”

“发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