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1 / 2)
不止如此, 百官还要每人写一篇追悼先皇后的诗赋。
今年的百官更加忙碌。
不仅要抓耳挠腮写出让陛下满意的诗赋, 还要忙着为加封女侯之事吵得不可开交。
“……让他们写诗赋, 是谁在撞柱子?”
明昭帝开口, 声音在空荡的长秋宫内回响。
覃敬缓缓入内, 在软垫前跪坐, 朝火堆里洒下一捧细碎香木。
“回陛下,是徐御史。”
“老东西的骨头就是响,这么老远都能听见。”
明昭帝慢悠悠地感叹了一句。
“谁拦住的?”
“郑太傅, 不过不是拦住的,徐御史喊着‘女侯是假,公主窥伺神器是真, 实乃社稷之大祸’撞柱, 郑太傅便用头把徐御史撞在地上——”
“还说,公主出巡至今做的事桩桩件件都有利于南雍,徐御史蓄意污蔑,是受北越王指使的奸细,要查他——臣走的时候,嘉德殿的大臣们还在拉架呢。”
说完, 覃敬顿了顿。
“陛下给公主找了个好老师。”
明昭帝在烟雾中睁开眼:“太傅也是负儿的老师,日后辅佐负儿,只会更尽心。”
古井无波的目光落在明昭帝的背影上。
真的吗?
到了今日,沈负还是那个朝野内外都深信不疑的未来太子吗?
清河公主赈济绛州饥荒,绛州百姓箪食壶浆相迎,如今创建流民军,虽兵弱粮少,但却如星星之火,得一捧干柴便可燎原。
而他的那个好外甥——
覃敬又朝火盆里抛下一把香木。
“绣衣使追上薛允了吗?”明昭帝问。
丞相薛允近日丁忧归家,但明昭帝心知肚明,他归家,不是因为丁忧,而是为了坐镇薛家,预备起事。
薛允回到绛州,如纵虎归山,必须在途中将其截杀。
“追上了,”覃敬答,“但薛允有秘密蓄养的两千死士,想杀他,并不容易。”
是不容易。
但不容易和不尽心是两回事。
长秋宫内烟雾袅袅,明昭帝望着上面的牌位。
这座宫殿早已易主,但每逢先皇后祭日,覃皇后都会被“请去”皇帝所在的玉堂殿小住一月。
而这一个月,明昭帝都会住在长秋宫内,祭奠亡妻。
在大雍的信仰中,烟雾可通上天。
不知道这烧了一个月的香木,能否令阿姜的魂魄归来一顾?
“尽力而为吧。”
明昭帝垂下眼。
“负儿的生辰将近,也该到了封王的时候了,择个吉日,封齐王,就以琅琊为封邑,允恭以为如何?”
按照南雍礼制,封太子之前应先加封王爵。
但沈负是嫡长子,更是独子,本可以不遵循这条礼制,直接封为太子。
覃敬微微蹙眉。
太久了,在清河公主势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之下,封太子这件事拖得越久,对覃家就越不利。
但他到底还是没有说什么。
陛下默许他为辽郡的战事奔走,允许他为覃戎送去源源不断的粮饷,他亦要在其他方面有所让步——
比如不参与这次朝中针对清河公主的攻讦。
这是他们君臣之间多年来的默契。
“谨遵陛下安排。”
政事毕,言辞交锋间暗藏的波澜退去,明昭帝与覃敬闲话,提起了绛州之事。
“听说薛夫人有意撮合薛三娘子与玉晖之间的婚事?”
覃敬:“拙荆不懂政事,让陛下见笑。”
“没人告诉她,她自然不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