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3(1 / 2)

加入书签

硬残酷的手段查内鬼,许多平日风光的军官都受了刑,凌家军内几乎人人自危。

赵祉钰将崔明菲、于继芳两位老臣也召集进来,准备集合所有力量,对凌家军完成致命一击。

众人正在屋内密谈,图灵敲门进来,“启禀殿下,今日程袁卿和凌夏又见了那位宫师傅。咱们的人悄悄跟着,发现那位宫师傅消失在大青山一带。”

“大青山?”赵祉钰在地图上找到大青山的位置,喃喃道:“莫非她们把赈灾银就藏在这儿?”

于继芳道:“很有可能,此处偏僻,少有行人。而且离北州大营不远,方便监管。”

赵祉钰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现在包围大青山,掘地三尺,一定有所收获?”

于继芳摇了摇头,为难道:“大青山绵延三十余里,范围太大了。她们总不至于把银子摆在明面上吧?不会放到山洞里,极有可能挖了地道,在那么大一座山上,找一个小小的地道入口,难如登天。就算咱们把山围死,也得花费两三个月搜山,中间不知道要出多少变故。”

崔明菲道:“于大人说得有道理,她比咱们都了解北州的地理情况,搜山不是上策。”

赵祉钰叹了口气,看了看众人,“锦澜,你有没有办法?”

陆锦澜想了想,“殿下不必忧心,有个办法或许可以一试。”

众人倾身上前,陆锦澜低声道:“那位宫师傅不好跟踪,是因为她身手好。可这样的身手,可不是人人都能有的。那群男刺客都归她统领,可除了阿七和那个杂役,其他刺客很久都没露面了。我猜他们在执行一项新的任务,这个任务很有可能就是看守赈灾银。”

众人连连点头,于继芳道:“没错,眼下殿下看得紧,凌家军一定不敢擅动在册的士兵,这个宫师傅带来的刺客正好帮她们干这个。”

陆锦澜冷哼一声,“程袁卿和凌夏不敢擅动凌家军,一是怕被咱们抓住把柄,二是还没逼到时候。如果她们知道咱们已经得知了赈灾银的下落,不想擅动也得动了。消失的刺客和消失的赈灾银应该就在一起,但刺客才多少人?顶多几十个,他们能守住什么?”

“我们干脆再推凌家军一把,逼着她们往大青山增援。增援的人,不可能个个都有宫师傅的身手。人一多就会露了行迹,只要咱们跟住,找到地道,就能来个人赃并获,彻底将其一网打尽。”

众人听到前面几句,都连连点头,可听到最后,不由得都深吸一口凉气。

崔明菲:“和凌家军正面冲突,是不是太冒险了?她们把心一横,干脆反了,可怎么办?”

于继芳也有这个担忧,“北州大营有八万驻军,加上守备处一万多人,这近十万的凌家军,可不是小数目。若发起兵变,等于掀起滔天巨浪。圣上追究下来,我等……呃,下官现在倒不是怕担责任,只是殿下需得提前想好,如何收场。”

屋内一片沉寂,赵祉钰愁道:“我带来的人,加上各府衙的卫兵,加起来不到两千。别说收场,开场都很难。”

项如蓁忽道:“殿下能否从别处调兵过来支援?”

她指着大青山旁边的州界限,“大青山离北州大营不远,离灵州大营也不远。”

于继芳眼睛一亮,“没错,若是宋家军的骑兵先在两州交界之地埋伏,一刻钟之内便能赶到大青山。”

赵祉钰为难得拧紧了眉,“不是我不想调兵,而是我无权调兵。我一个皇女,临时管主将借个三五百的兵,干什么都可以。可超过八百,就得出示兵符,这是嬅国铁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