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4(2 / 2)

加入书签

作为诊室中年纪最大,经历最多的廖徳桦,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微笑。

他咳了两声,清清嗓子,对着门外喊道:

“6号!轮到6号看诊。”

奇怪的氛围在患者到达后瞬间消散,陈茵将支票放进抽屉里,继续看诊。

她看诊,其他三人跟在一旁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直接询问。

在一问一答之间,看诊顺利结束。

随着气温一天天降低,所有人都穿着臃肿的衣服在医馆进进出出,诊室里的炭火也烧的正旺,寒风顺着打开的窗户直接往屋子里灌。

即使如此,为了大家的安全,窗户也必须维持打开的状态。

时间一久,柳梦溪就忍不住开始惦记空调的事。

只可惜医馆的电路有限,她的想象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

又结束一个风寒患者的诊断,柳梦溪迅速将手塞进暖水袋里取暖。

“铜溪镇的冬天真的是太冷了!”

闻言,齐闻仲赞同地点点头,忍不住打听道:“柳大夫,你是后天就离开吗?”

“是啊,”柳梦溪疑惑地看了齐闻仲一眼,这件事她早就在医馆提过了,不明白对方为什么突然发问。

“正好我爸也催我回家,我们后天一起出发吧。”

“可以,我们一起去云川火车站。”

简单两句话,直接定下一起出行。

说完离开的事,柳梦溪开始关心陈茵这段日子的去处。

“茵茵,你和阿姨是回青山村过年吗?医馆什么时候重新开门?”

“每到这种重大的节日,越是容易出问题。我和我妈应该是二十九回青山村,大年初三回来,满打满算也就是五天。”

时间已经很短,但陈茵依旧有些不放心,这也是她们医馆小的缺点。

虽然最近柳梦溪和齐闻仲在风寒的诊断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两人也要回家过年,医馆根本就没有值守的人员,只能暂时关门。

柳梦溪除了一句“辛苦了,”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两人在心中暗暗决定,一定要赶在初三的时候回来帮忙,不然她们都不敢想陈茵会忙成什么样。

时间过的很快,马上就到了柳梦溪和齐闻仲离开的时候。

长时间的相处让吴冬梅看两人,就像是看自家的后辈一样。

她卖力地往两人的行李塞入自己制作的腊肉和腊肠,当做年礼

送给两人。

“够了够了!阿姨,再塞下去,我们俩就要走不动道了。”

“那就让小齐给你背,他一个大小伙子,背几个包算得了什么!”

吴冬梅拍拍齐闻仲的后背,齐闻仲下意识地挺起胸膛,似乎在证明阿姨的话真实可信。

最后,两人在陈茵母女俩的注视下,踏上回家的路程。

不多时,镇上的居民们也知道其他大夫离开的消息,整个惠民堂只剩下陈茵一个人。

就这样,陈茵忙忙碌碌到了腊月二十九的日子。

母女俩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带上家中剩下的食材,踏着泥泞的土路,一路往青山村走。

临近过年,镇上热闹的不得了,两人还遇上不少曾经去过义诊的村子里的人。

对方一看到是陈茵,立即热情地上前帮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