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3(2 / 2)

加入书签

吴冬梅觉得这样还不够,继续补充道:“说什么脚下的地是建行家的,现在地换了,字签了,我们脚下的地就是自家的,大哥你可不能有那个什么什么之仁。”

“妇人之仁。”吴青鸾声音清脆地帮着小姑补充。

吴冬梅重重点头,“没错!刚刚我和妈她们都听到了。”

闻言,吴秋丰脸上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立即做出保证。

“小妹,你放心,回去我就和村支书商量,坚决浇灭某些人心里的小心思,顺便把我们的安排提前预告一下。山已经换了,肯定是不能反悔的。”

“现在日子好起来,大家也开始注重健康,药材肯定是不愁卖的,我们不能总麻烦茵茵。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就不信一整个村子的人,还能想不出法子卖药材。”

“大哥,你心里明白就好。”吴冬梅满意地点点头。

说完村里人窥视的事,山上的事差不多也忙完了,陈茵几人开始筹划教学炮制的事。

一听到挣钱的关键步骤,一家八口人聚在一起,热切地讨论去哪里采摘合适的教学用具——青橘。

一家人的身影站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格外显眼,一眼就被招呼村里带路观察村子情况的傅蕤看见。

自打她进村开始,还是第一次在山上看见如此多的人群,不由得好奇地问出声:

“吴村长,那片山种的是什么?看起来似乎有不少人正在忙活。”

吴剩一听,立即抬头往远处的山看去,发现是吴贵一家子时,嘴巴张张合合,不知道应该如何说明。

站在一旁的村长可管不了那么多,立即恭敬地回道:

“就是我们铜溪最常见的橘子树,村里人想找些挣钱的法子,种水果也算是一种出路。”

听到是种橘子,傅蕤眼神中的亮光瞬间消失。

整个东俞种柑橘类水果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一座山的橘子树,走不了量,也就勉强挣点辛苦钱罢了。

就在两人对话时,吴剩的心纠结万分,不知道应不应该现在就把他们的计划说出去。

山上的枳子树要明年才能见到成效,太早说,会不会有一种故意表现的感觉?

但如果不说,不趁着大官下乡的机会,村里想要得到相关扶持,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吴剩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计划道出。

“不!傅书记,山上种的是枳子树。”

“枳?”人群中迅速传来一阵疑惑的声音。

傅蕤迅速从吴支书的表情中发现其中的一样,将“枳”和种植联系起来,立即追问道:

“您说的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所描绘的枳?”

吴支书有些疑惑地抓了抓口袋里的烟沫,“这我不知道,我就知道种出来的果子可以加工成为枳壳和枳实,茵茵说这种树和常见的橘子树不一样。”

听到“茵茵”两个字,傅蕤的脑海中立即冒出一个身影。

“您说的是茵茵是铜溪镇惠民堂的陈大夫吗?” w?a?n?g?址?f?a?b?u?Y?e?ǐ???????ε?n?2?????????????????

“傅书记您知道茵茵,就是小陈大夫?”听到傅书记认识陈茵,吴支书的脸上立即流露出一丝亲近感。

傅蕤知道自己没听错,她知道陈茵在铜溪镇开医馆,还真不知道对方是青山村的人。

想起刚刚吴支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