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9(1 / 2)
扩大多少种植面积?”
陈茵的三连问,直接把汪局长问懵了。
原本被喜悦冲昏的大脑直接被一盆冷水浇下,整个人冷静不少。
汪局长仔细琢磨后,再次在心中感叹此行傅书记邀请陈大夫同行的英明决定。
“最有意向的当属康城药业的康经理,她希望购买我们出产的药材的同时,还能够购买我们制作的各种香包以及蚊香的配方。”
说到这,他有些不好意思,毕竟那些都是陈茵研制的,却要成为她们县卖出药材的附赠物。
只不过目前县里最大面积的药材种植地是陈大夫舅舅家,她应该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陈茵对此的确没有什么意见,带来参加博览会的小礼物,都是她根据祖师爷留下来的医书方子配制。
如果能够借此帮助一批人就业、致富,也是一桩好事。
“这些都不是什么事,主要还是先商定好订单更要紧。”
陈茵的话让汪局长有些摸不着头脑,纠结片刻,决定还是觍着脸询问陈茵的具体意思。
“青山村目前的药材都还在种植阶段,此次参加博览会,主要是想要打出名声。等夏秋两季药材可以收获的时候,能够找到企业购买、下订单,现在说是不是早了一点?”
“但如果企业不下单子,我觉得村里的部分人积极性或许不会那么高!产量低,性价比低,或许会对私企的购买欲望产生影响。”
不得不说,陈茵的顾虑也是汪局长的顾虑,也是傅书记的顾虑。
这次出行估计就没有那一个展台比他们更简陋的。
可要是不来参加,万一今年县里鼓励村民们大量种植却没有收购商,信誉受损不说,云川县往后想要再次崛起,难度将上涨无数倍。
汪局长愁的眉毛连成一根,吃饭的兴致都没有了,随意扒了几口匆匆放下。
趁着午休的时候,他将自己和陈茵的顾虑说给傅书记听。
不曾想,傅蕤还真想起了曾经在好友口中听过的一种外国正在流行的生产模式——订单农业。
药材种植说起来也是一种农业,她们何不采用一种对双方都更有保障的合作模式呢?
汪局长越听越来劲,双眼放光,大脑的疲惫一扫而空。
可听到最后,他也发现了其中有问题的地方。
“傅书记,您说这个订单农业的模式很好,但我们农民本来就是贫困才选择参与中药材种植。万一产量受到自然灾害等影响,无法及时给付,赔款说不定都收不上来。”
“这你不用担心,我会和县里商讨一下,用我们云川县政府的名义担保。”
“那行!等有企业想要合作的时候,我把我们中药材基地合作的形式告知对方。”
“我们在县里等你们的好消息。”
又解决一桩心事,汪局长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愉悦的气息。
下午展台开始工作前,他将好消息告诉大家,让大家心无旁骛努力促进合作。
博览会上签订的合作意向越多,他们能够为县里和农户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
顷刻间,所有人的心里都提着一股劲,主动邀请人介绍他们云川县药材。
甚至还让她们邀请到了外国人,了解中医药的神奇之处。
另一边,急匆匆赶往自家医馆又转道医院的钱进等人,几乎是得到了自家师伯师叔和西医相同的诊断结果。
中医称之为噎膈,西医称之为食管癌。
在听到爷爷得了食管癌的那一刻,钱进如坠冰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