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1 / 2)
第11章
崔京兆想的是,厨娘肯定要把此事告知沈府主人,沈老夫人那么大岁数了,不知还会不会有心打好关系。话说沈三郎倒算是年轻一辈里难得的可用之才,只是处境……
他这么想,他的老友也在思索这些,二人都想着这件事估计沈府会商议许久,或许后日才会上门。
只是没过一会儿,仆役就来报,说沈府那边递了帖子给门房。
“咦?”崔京兆有些讶异,脑子里仔细思索,估摸道,“想必是沈大郎留下的小娘子。”
虽与沈府并无私交,但京中谁提到沈家不会赞一句忠义,因此对沈家留下的忠良之后颇有印象。
崔京兆膝下无女,老妻出面招待又尴尬,只能让老友严弘正带来的孙女暂为接待。
严弘正,天下文宗,只要是读书人,无人不知其名。然而他早年辞官,一心吃喝玩乐,如今年岁大了,才在京城安顿下来,不再满天下乱跑。
他性子随和懒散,这些年一直孙女严七娘带在身边当做执笔,记录多年的心得感悟以及诗赋。
祝明璃带人过崔府时,严七娘还在整理昨日的手记。
双方见到彼此都是一怔,严七娘以为来的是沈家大房的小娘子,而祝明璃以为接待自己的会是位老夫人。
严七娘站起来迎接,祝明璃惊讶地发现这位娘子双眼无光,竟然是个高度近视。
她行事就是传说中世家大族倾力培养的嫡女才有的风度,举手投足大方自然,几句话后,二人便明白了对方的身份。
严七娘对祝明璃笑笑,请她稍坐品茗,自己去去就回。
祝明璃看了眼加满各种作料的茶汤,绝对不会上第二次当。
另一边,严七娘一脸恼火地找到了祖父,三言两语说清了事情的经过。两人这才想起,沈三郎确实是娶亲了来着,对方是祝家的后辈。
祝明璃的祖父和严弘正都是文坛名士,自然认识,只不过交情一般,毕竟两个都是天南地北乱跑的人。
但这不妨碍他一拍大腿:“原来是祝家小娘子,这样算来,也是我的后辈了。”怎么算的,不重要。长安城这种地方,一砖头下去七个官,你的亲戚我的徒弟,怎么都能牵上关系,更何况严弘正本来就认识祝明璃祖父。
既然是熟人家的后辈,那也没什么好避讳的。更何况此时忌讳的事很少,饮酒宴席男女老少尊贵卑贱混坐的都有,这种小辈来拜访的,自在就好。
祝明璃来之前已经和沈令仪打听好了隔壁的情况,崔京兆与严弘正是挚友这事儿,长安无人不知,所以祝明璃和沈令仪都猜二人其中一位是严弘正。
待二人来到前厅,祝明璃一眼就分辨出了二人。
崔京兆身上带有高官特有的威严感,也就是,被官味儿腌透了。而严弘正看着就有一股“名士自风流”的闲散味儿,乐呵呵的。
祝明璃分别给二人见礼,面对长安读书人都想拜见的名人,她的态度显得十分不卑不亢:“
挖掘到这种食材制作方法的祝明璃是奇才中的奇才。
走到这一步的人,反而谦虚,没觉得读书比其他更高贵,惊叹道:“沈娘子颇得你祖父遗风啊。”
祝明璃道谢,正想问到底是好吃还是不习惯,就见到严弘正把剩下一个飞速塞嘴里了。
祝明璃:……
崔京兆也习惯了,只是无语地摇摇头。
祝明璃却很上道,来之前她也知道严弘正的江湖地位,与他交好一点儿坏处也没有。
于是她大方道:“严公若是喜欢,今日做的还有许多,等会儿我叫人送来。”
巴结严弘正的人多了去了,他并非看不出祝明璃的想法,但她做得坦荡,毫无谄媚,也没把自己放得很低,所以严弘正一点都不反感。
“不错不错,那就多来点这个咸甜口和果馅儿的。”他一点儿也不客气,“还有奶酥的也给我带点,我孙女应该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