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4章

小娘子们聚会,祝明璃不至于一掷千金弄出个国宴来,但在创新上,免不了下些功夫。

此时采用分食制,用膳时每个人面前各自上碗碟,菜式基本都是一样的,有什么吃什么,若是遇到不合口味的,参加宴会完只能空着肚子回家。

沈令仪给祝明璃的单子里,小娘子们祖籍不一,口味不一,哪怕是土生土长的长安人,也分清淡和重口。

既然不能一套菜色满足所有人,那就自助!

棋牌桌撤下,长桌再次被端上来。

撩开纱帐,保证空气流动,小丫鬟们穿着统一,手里端着托盘,鱼贯而入,十分默契地将托盘里的碗碟均匀摆放在各个地方。

碗碟就比糕点碟大一点,和家中吃醋芹的碟子差不多,精致小巧,数量却多到挤满了长桌。

此时常见的菜式有,这些叫大厨房准备就行。葱醋鸡、白龙臛(由鳜鱼片做成的肉羹)、红羊枝杖(炖羊蹄)等等,都是祝明璃吃不惯的,量不多,分装在各个小碟里。

时人粒食的方式和后世一样,都是以菜佐米饭,所以热腾腾的稻米饭也是有的。每人面前一小碗,量小,不吃的不怕浪费,不够的可以唤丫鬟再添,免得米饭凉了寒胃。

除了米食,“饼”也不少,此时用麦面做的食物一律叫饼,烧饼、馒头、煎饼,都是饼。以饼配菜,也是一种常见的饮食习惯,所以蓬松的馒头必不可少。

除了这些菜色以外,其余的都是祝明璃按自己口味改善的菜,全是家长眼里的“不好好吃饭”的饭。

面包有了,面包糠也就有了,炸鸡必不可少。每个碟儿装一个,撒粉的浇酱的,保证肉汁充足,一咬喷香。

致力于改善猪肉口味的祝明璃自然不可能忘了猪肉,处理过的猪肉仍带腥臊,就必须通过做法来改善。

红烧排骨、蒜香排骨、爆炒回锅肉、锅包肉……什么口味的都有,任君挑选。若是普通菜色还不能让你爱上猪肉,那么请尝试后世席卷景区的火山石烤肠。

腌制调味、剁成肉糜混合淀粉、肠衣包裹,量不多,祝明璃本人还不够吃呢。

什么?想吃面条,那也有。

小碗装的,两口嗦完,杂酱面、鱼丸面、热干面、酸汤面,小厨房做惯了,出餐快,口味也稳定。分成小碟装看着多,但其实一锅做一样,灶台完全够用。

有肉有主食,蔬菜可不能少,营养要均衡。

可惜做完以上菜色,厨房人手不够啦,所以祝明璃只能取巧,做串串香。蔬菜用竹签串起来,放在两个锅底里煮,一个是加了茱萸的香辣味,一个是用海带、萝卜、清酱、香菇等物仿制的关东煮汤底。

此时鸡汤猪骨熬制而成的高汤不稀奇,但关东煮汤底可没人吃过。海带是味精提取的原料,鲜味儿极重,加了糖的汤底更是提鲜一把好手,看着清,却回味鲜美。

蔬菜都是有什么煮什么,芜菁、萝卜、韭菜、藕片、胡瓜……女大学生靠吃麻

了,出汗了,正准备停止战斗时,温柔耐心的丫鬟像一道光般出现了。

“小娘子们,要不要尝尝冰红茶,解腻。”

没有柠檬,酸味只能用酸杏代替,山楂健脾消食必不可少,放入茶汤能模仿个七成滋味。此时吃喝玩乐水平并不落后,冰镇饮料相当流行,皇室与贵族都有冰窖,若是没有,世面上还有专门卖冰的商人。

今日一早茶水室的丫鬟们就取冰给饮子降温,保证解腻的同时又不会太寒伤胃。

小娘子们人手一杯,仰头一口,酸甜中带着茶汤的清香,那叫一个爽。

“啊——”实在忍不住长叹一声,终于理解了父兄吃炙肉配酒时为何总爱发出怪声。

小甜水做缓冲,还可以再战!

等到碗碟一扫而空,大家惊讶为何准备的量这么少时,才发现自己早就吃撑了。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豪吃啊,小娘子们抚着肚皮,长舒一口气。

下午的活动是什么?不重要,跑不动闹不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