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 · 第 31 章(2 / 2)
祝明璃也等得难受,探头了好几次,没忍住,眼见着崔京兆四周的百姓散去,总算有了空档,赶紧下车走过去。
崔京兆还没出行就已疲倦,见到祝明璃,有些惊讶,正想开口问好,就听她道:“崔京兆,您还是进马车里吧。”
他露出不解的神情,祝明璃侧头,用眼神示意后方拥堵的车马。离他不远处的沈府马车上,沈令姝已经和沈令衡已经吵起来了,火气旺得很。
崔京兆略一思忖,恍然大悟,略有愧色:“是我考虑不周了。”
于是下马,躲进了马车里。
祝明璃转身准备回去,车帘却撩了起来,是崔京兆的夫人,面容温婉:“是沈家的三娘子?你的节礼有心了。”
是的,沈家的熟人要送礼,自己的熟人祝明璃也没忘。
满打满算就自己娘家、崔府、严府,后两位可是人脉,少不得巴结着。礼单不厚不薄,是寻常后辈的礼,但偏偏塞进去一张“贵客卡”,可以预定可以打折,不贵重,却显出一丝亲近。
崔京兆夫人是江南人士,就好一口精致的甜糕,对祝明璃印象不错。
祝明璃对她行礼,此时车马长队开始动了,她见状也没有留下来搭腔攀关系,利落地告辞回自己的马车,崔家二人对她印象更好了几分。
进了朱雀大街,总算顺畅起来,一众马车浩浩荡荡出城。
出城后,各有路线,再不拥堵,沈令姝也可以放心出来跑马。祝明璃没管她,反正她跑一会儿又会回来催她们快走的。
沈令仪与她性子相差大,所以即使沈府就两位小娘子,二人的关系也不远不近的。
但或许是难得全府出行一次,二人下意识亲近了几分,说话口气也变成了寻常姐妹的模样。
她跟老师带队一般,四个人老老实实答“知道了”“明白的”。
只不过现在这个点儿很尴尬,早上起一大早梳洗准备,赶路登高,折腾到此时,还没到午食时间,已然腹中空空。
于是祝明璃又补了一句:“各自安排前,若是想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的,就随我来。”
这下好了,身后四个人跟了一串。
幸亏祝明璃出来郊游,雅兴不足,食兴颇高,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吃食。
蛋糕面包可以塞肚子,但不常用作午食。所以时人会带上干粮,如胡饼、糗(炒熟的谷物粉)、肉脯之类的。提炉必不可少,煮茶、温酒、热饭都要靠它。
但沈令仪相信叔母不会凑合吃一顿,于是大胆问:“叔母,吃什么?”
“粉丝。”
她走到亭中,此处已被人布置好,婢子已将提炉备好,烧着热水。
沈令仪凑过去,瞧着透明的绿豆粉丝:“这个怎么吃?”
“热水泡食便行。”
这也是祝明璃未来作坊打的擦边球,不在食肆生产,由作坊制造,能放很久,配上浓汤宝块儿,当生活用品卖,专卖富人。
龙口粉丝在明清时期才出现,此时并没有类似的食物,但已有索粉,所以制作流程所需的工具都能找到替代。祝明璃之前就打算制作米粉,因为忙碌一直搁置计划,重阳节前几天闲着也是闲着,就和小厨房的厨娘鼓捣绿豆,遣人做了小孔漏瓢,捶打出了粉丝。
现代速食有两大天王,方便面和粉丝。之所以不做方便面,是因为需要油炸,此时荤油不便宜,面过油,成本大大提升,愿意用荤腥钱买面食的人肯定有,但一时新鲜劲儿过后,长久的售卖是个问题。
所以祝明璃转向了粉丝。
丢进热水碗里,放入熬制好的汤底块,盖上,很快就可食用了。
闻着汤底的鲜香味儿,四个孩子坐一圈,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作者有话说〓
不做方便面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在第一本美食文写过了[哈哈大笑][狗头叼玫瑰]
第32章·第32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