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5 章 · 第 35 章(2 / 2)

加入书签

即将推出夜宵,祝明璃相信那群热衷吃喝玩乐的富贵人家,定会预定第二日的夜宵。送货上门,更显诚意,高门大户一定会喜欢这种做派。

她把车马行的单拎出来:既然要帮忙照看铺子,总得分点利。

以后“外卖”发展起来,驴车就从沈府薅了。

至于铺子营生本身,还得慢慢来,祝明璃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先从账目上来拉拉表格,看看总体运营情况。

这一看就是三日过去,祝明璃看累了就去看看土豆,再时不时去探望沈母,询问大房二房近况。

这是属于她的“休沐日”。

三日后,食肆来人,说工匠已完工,木器也进场了,请东家过去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需要改善。

趁着泥土还没干,没砌好的还能推了重砌泥。

祝明璃便乘马车前往长兴坊,因为紧邻糕肆,紧闭的店肆一开门,就会引得行人好奇的围观。

短短几日不见,里面已改头换面。

抄袭了现代xx鸭脖等卤味店的造型,店肆只有外面极窄一部分用作做生意。客人甚至都不能进入店内,被展示柜隔开了。

没有玻璃,祝明璃又不想像长安某些蜜饯铺子那样,直接把食物摆出来,容易落灰不卫生,就只能让人打了抽拉的样式,把几个大盒子摆在台面上,盒子旁再用小碗乘一点做展示。

招牌图还是让沈令仪来画,乖巧能干的小侄女昨日已开始动笔。

前面看了店头没问题,就要绕路从后院进——打个木门或可抬起木板不难,但祝明璃为了节省成本,也为了防止有客非要进去瞧热闹,干脆省了。

没有甲醛,院里也打扫得很干净,除了有些泥土刷白味,没有其他问题。

房子搭得很简单,墙不厚,遮风避雨足矣。祝明璃在外面扫了一眼,大通铺也摆好了,每个房间都备有木柜。外院留下的空间不多,净手台也砌好了、灶也修缮增加了,不对外,也不需要做到美观。

不得不说,只要砸钱,此时匠人装修施工的效率确实高。

祝明璃转了一圈确认:“等糕肆闭店后,便可打通院墙,修个门。婢子们的用具都要购齐,被褥、木盆、刷具等等。做杂嚼的炊具从府里取用,都是她们惯用的。”

阿青一一应是。

运气很好,接下来的七日秋风刮起来,却滴雨没落,墙体一干,就可以盖茅草安窗棂了。

这边收尾,杂嚼铺子的预热就该开始了。

和以往一样寻常的日子,众人来糕肆买甜糕,却见隔壁闭门修缮的店肆终于有了动静。

挂出了一幅巨大的简画,和糕肆那种栩栩如生但用色鲜艳俗气的画不同,这幅画竟然是有意境的!

明月、竹影,几笔勾勒出的二人正在对酌,只有背影,无正脸,但从他们的姿态上能看出来极为放松畅快。

一切笔画皆极简练,但桌上之物却是细细描绘,色调略有不同,在一片黑白中很突出——是吃食。

右边六个大字:消夜,当食夜宵。

与此同时,官员们下值后,晃着马从长安大街过,只见日日熟悉的“甄美味”招牌旁,又竖起了第二个大招牌。

不过这次低调平实许多,或许也知道之前的招牌足够夺人眼球,仅是规矩地写着“杂嚼”二字。

第36章·第36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