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 第 37 章(2 / 2)
她看着桌上摊开的账本吩咐绿绮:“叫沈府香料铺、车马行的掌柜明日上午入府,我要问话。”这是和胡商有交集的。
“帛肆的掌柜下午入府。”这应该在江南有门路。
“鞘辔行、首饰铺、油靛店的掌柜随其后。”祝明璃稍作犹豫,还是说出口,“还有二房夫人嫁妆铺子里的木材铺掌柜也请来。”这是和工匠、技艺有关。
商业发展第一步,收集足够的讯息。
商业过后,必不可少的是农业。
自己的田庄她看过了,暂时没什么问题,是这个时代的普通农耕水准。但祝明璃不可能让他们一直这样下去,春播还有一段时间,有的是时间教导农业知识、施肥、改善农具……
至于沈府的田庄,她很是犹豫该不该插手。自己的田庄,她低调管治,一旦多了,总会乍眼的。
“喜娘,最近还在走动吗?”
喜娘答:“回娘子,时不时会去,想着即使娘子暂时不需要人手,我也可以先留意着。”
“那以后也要多留意点有种过田的妇孺兵卒。田庄也可以去看一看,问问,物色点人手,要么有头脑,要么有经验本事。”
农业过后,便是手工业。
作坊那边还没成型,只是给食肆打下手,做些什么祝明璃还在斟酌。要形成正规作坊,匠人、商路皆不可缺,这要得问完话后再做决议。她现在的讯息还不够多。
劳动力暂时不缺,不用操心。
知识的传播也是个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农、医都不可能让目不识丁的庄稼汉突然上手。小孩体力不多,脑力却是充足的。
“师徒相授进行得还不错,新入府的,也要带上。认字识礼是基本,但再多的,却需要一个教导之师。”她转头问焦尾,“你与绿绮不同,是从粗使婢子做起的,是如何识字的?”做事不能空想,也要借鉴经验。
焦尾愣了一下,瞧娘子无比严肃,便认真回答了一下自己的经历。
总结就是三个词:肯学、挤时间、机遇。
“你手下有似你这般的婢子吗?”
焦尾点头。
“明日,不,等新一批婢子先安定下来,再提拔她。”喜娘是HR兼市场部经理,不能再逮着她一人薅了,祝明璃需要一个培训专责。肯学的婢子们拢一个院儿,没有时间机遇就创造时间机遇。
这几条计划安排下来已经够多了,再多一点,就要沦为空想,难以落地了。
祝明璃告诉自己不要急,她只是一个高门妇人,条件实在是有限。须一步步走,想太远不是好事儿。虽风气开化,女帝在前,她也不能过于惹眼。
所以还需要一位深谙封建社会背景、通晓规矩的法务咨询,像谋士一般纵观历史,横览天下,告诉她怎么才能计划安全落地。
“备些礼,下帖子给严府,说我诚邀严七娘过府一叙。”
第38章·第38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