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2 / 2)
九江郡太守,伏嫽摇摇头,魏琨的俸禄只有千石,大约只能做个寿春县令,九江郡太守,还得徐徐图之。
魏琨夜里方归,瞧见阿稚在房中睡觉,可不管伏嫽数落,把阿稚吵醒。
阿稚爬起来以后,巴倚过来带她下去洗漱。
正到了晡食的时辰,巴倚和阿稚抬食案进来。
内室有伏嫽轻细的骂声,阿稚想进去看看,被巴倚拦住,巴倚用眼神暗示她,但她看不懂。
巴倚便知这是个不通男女之事的懵懂女娘,巴倚长在南地,十几岁就已经知道这些了,南地的人在这些事上尤为早熟。
巴倚拉着阿稚去厨下端菜,阿稚说差一张食案,这是规矩,家中主君和女君都是分案而食。
巴倚笑道,“将军和夫人常在一张案上用膳。”
阿稚不太信,她最了解自家女君,那是京兆中最识礼的女君,重规矩,讲礼节,才不会和魏琨在一张案上吃饭。
这时屋里催备饭。
两人忙先送菜进房。
阿稚只见伏嫽和魏琨同坐在一张案前,两人挨的很近,伏嫽吃不掉的东西就递给魏琨,一场饭下来,阿稚也是长了见识,出来和巴倚嘀咕他们以前不这样。
巴倚偷笑,告诉她,正是以前不这样,现下才会如胶似漆,恰如新婚。
阿稚似懂非懂,替魏琨高兴,叽叽咕咕着,“这回是真夫妇,以后主君能当阿翁了。”
魏琨探头出来,驱赶她们走远,随后砰的关了窗,回去搂着伏嫽上花枰继续被打断的欢愉。
--
翌日晌午,贺都来厩置吃朝食。
“某循着主君留了暗号,一路找来,途径汝南郡,那边的新太守似乎不善治理,已经有不少出走的流民。”
好不容易才平定了汝南郡叛乱,这新太守不好好治理,只怕又得反,反的都是贫农,只是想有口饭吃,朝廷必会再次派兵镇压,到时汝南郡也不过是第二个被屠戮的寿春城。
伏嫽看了眼魏琨,魏琨也是皱眉头。
贺都道,“某不是平白无辜说这事,主君既想在寿春城安家,自然要顾虑周全,等朝廷派太守过来,寿春是九江郡最富饶的地方,太守必要在此吏治,主君便是做了寿春县令,这里也是太守为大。”
这事魏琨早想过了,他打算谎称寿春城内叛党没剿除干净。
但贺都说这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叛党总要被剿除,剿除了以后,便无法阻止太守进寿春城。
伏嫽给贺都添了茶,“贺夫子就别卖关子了,既有对策,还请说出来。”
贺都笑道,“现在寿春城百姓少,主君不如吸纳那些逃难的流民,流民入境,新太守定不愿择寿春为吏治。”
这可真是好办法,吸纳了流民,寿春城百姓增多,也能为魏琨添美名,造反也要有个好名头,师出有名,才能引得人跟随。
说干就干。
魏琨当日就拟了文书出来,凡有南逃流民入城,不得阻拦,且施以周济,助其在寿春安家。
这事悄悄传出了寿春,许许多多的流民往寿春逃。
魏琨也如文书所说,接纳了这些流民,缺住房,便分住房,缺田地,便分田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