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8(1 / 2)

加入书签

中常侍掰开戾帝的嘴,往他口中喂了一颗精心为他炼制的丹药,随后退到一旁等待药效发作。

梁献卓在殿外等了约一炷香,中常侍才出来,悄声告诉梁献卓戾帝人已经去了。

梁献卓缄默着,问道,“他有说过什么?”

中常侍一脸犹豫,不知该不该说。

梁献卓让他说。

中常侍道,“陛下走的很安详,只是最后咽气时……唤了一声母妃。”

梁献卓仰头注视着天穹,没有月辉,也没有星光,漆黑的看不见前路,他走下了台阶。

中常侍正想说要提灯笼来给他引路,他却已没入黑暗。

--

次日进殿的宫婢最先发现戾帝在睡梦中身亡。

戾帝死的太仓促,好在有梁献卓这个太子,否则群臣真要慌乱,以张赏和任陶为首的当轴,提议让梁献卓尽快登基,为防戾帝驾崩的消息传出长安,再生异变。

于是梁献卓在众臣的期许下,成为大楚的第六位至尊。

梁献卓即位后,便昭告天下,戾帝已驾崩,那些自称是被戾帝逼迫而不得不反的诸侯王和太守,只要在一个月后遵从王臣的规矩,入长安朝觐,梁献卓便既往不咎,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道诏书发下去以后,各地造反势力照旧猖獗,这是梁献卓早就预料到的,他提拔杨寿为凉州牧,令其尽快去凉州赴任,以免凉州再有羌人属国反叛,以及防止羌人部落犯境。

空出来颍川郡太守的位置,在任陶的力谏下,调太仆丞薄文仪上任。

薄文仪原非薄家人,是没落贵族后代,梁献卓赏识他的才学,让他以薄家嗣子的身份入了薄家族谱,从而入朝辅佐梁献卓,与他一样的还有另一位嗣子薄圣卿,薄圣卿在任陶手下当值,担任大司农丞,他们的官阶一样,但薄圣卿可以留在长安,薄文仪却要下地方当郡太守。

薄文仪对此心有不满,但在临行前被梁献卓召进宫密谈,梁献卓直接明示他,只要他能替他守好颍川郡,将来薄家主君的位置就是他的。

这意味着去做太守只是一时的,等天下局势稳固,梁献卓就会将他重新调回长安重用,他才是梁献卓委以重任的心腹。

薄文仪便去了颍川郡。

梁献卓又从上林苑中抽调五万驻军,封左军中郎将为大将军前去讨伐东平国和淮阳国,又从内朝调尚书令担任临时前将军,以为辅助大将军讨贼,实则左军中郎将所有军事行动都要通过前将军及时派人回长安禀报梁献卓,再由梁献卓决策,梁献卓虽不能亲临战地,但也不能再容许有败仗。

大将军率五万兵马离开长安后,长安的兵防又少了五万,梁献卓将目光投向北地,朝中没有武将可以用,又兼可以用二姊夫夫妇牵制伏嫽和魏琨,他有一瞬间想过把伏嫽二姊夫张元固调回长安,但是张元固对匈奴更了解,他离开了五原郡,匈奴极有可能会趁机大举进犯,眼下的情形不动最好,以后有的是机会用这对夫妇拿捏他们。

至于停守在汝南郡的右军中郎将,梁献卓下令继续停守,等东面被平定,两军汇合,再南下将魏琨在内的造反郡国悉数一网打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