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1 / 2)
奴。
张元固当了这么多年的楚臣,仅因为他和魏琨是连襟,就要他造反跟随魏琨,这也是在背弃他对楚室的忠诚,除非皇帝有大错,不然他无法违背自己的良心。
伏缇最终还是决定回长安,在两难的抉择下,她必须要保住五原郡免受战乱之苦,五原郡不能打起来,张元固也不能被新帝当成叛贼处置,现在的新朝只有张元固最熟悉匈奴战法。
梁献卓现在发话了,要她入京,留张元固镇守边关,说到底,这是内乱,梁献卓再丧心病狂,也不愿被匈奴入侵楚地,这是他作为皇帝的底线,所以梁献卓也不会立刻就杀了她,她是张元固的妻子,杀她就是逼张元固造反,新帝还不至于蠢到这地步。
伏缇近年关时回到了长安。
梁献卓召见了她,和颜悦色的询问了边境情况,她也往常回京般,如实回禀。
梁献卓没有提伏叔牙,也没有提伏家的其他人,倒是真真切切的晋封她为舞阳侯,授予金印紫绶。
君恩不能不受,可是受了就是否定她父亲伏叔牙的功绩。
伏缇不愿受。
梁献卓邀她入甘陵,领她到孝穆帝的坟墓前,孝穆帝的墓碑左右两侧安葬着他在世时的股肱之臣,那时朝中得孝穆帝倚重的几位当轴中还有伏叔牙,当年孝穆帝修建这座陵园,特意提过,在他的身旁给伏叔牙留一个安葬的位置。
可是伏叔牙违背了君臣道义,帮着自己的女婿造反。
伏叔牙教她修习武行,教她忠孝节烈,最后伏叔牙没有做到。
伏缇跪在孝穆帝的墓碑前,羞愧难当。
梁献卓询问她,“朕若派你南下收复失地,你可愿前往?”
伏缇紧握双手。
梁献卓没有逼迫她立刻同意,让她安心在长安的伏家府邸住下,府邸打扫的干干净净,还是像她幼时的模样,记事起,她在院中练拳,伏嫽就会趴到墙头,跟她说外面有什么好看好玩的物事,稚妹淘气,但她也像家里其他的姊妹般疼爱她。
如果她没有嫁给魏琨,伏家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步,他们本该是和睦之家,现今家都没了。
年关将至,各地的地方官入京朝见梁献卓,凉州牧杨寿不得空来长安,只因凉州又遭羌人突袭,他没法回京述职,并且请求朝廷增援粮草。
梁献卓立即增派了粮草去支援。
益州的广汉郡和巴郡今年夏季遭了旱,收成少,上缴的农税也见少,梁献卓没有责怪,只是交代两郡太守来年做好防旱防涝工作,不能再让百姓受灾。
黄河入秋以后水涨了起来,恐会泄洪,梁献卓让大司农加固堤坝,防止毁伤黎民。
这些政事处理,伏缇都看在眼里,梁献卓即使不是个极英明神武的皇帝
,也是个善待百姓的守成之君。
如果梁献卓是个昏君,她可以立马反对梁献卓,可梁献卓做的桩桩件件,并没有对不起黎民百姓。
伏缇在过年的前一日,入宫见了梁献卓,她愿意带兵南下,只祈求梁献卓可以给她替父母姊妹赎罪的机会。
梁献卓应允了,封她为平渡大将军,率五万兵马南下,右军中郎将为其前将军辅助战事。
消息到寿春也是年后了。
寿春这里过了个太平年,伏叔牙递信来寿春,告诉他们,左军中郎将已经投拜入他的门下,现是他的属官都尉。
说起都尉,寿春这里的都尉魏琨还没料理。
伏嫽与魏琨一合计,这都尉也确实戴罪立功了,还不如直接赶人出寿春,他们不是想回长安吗?正好如了他们的愿。
都尉便就在正月初一,才刚过完年的时候,背着包裹被轰出了寿春,驱逐他们赶紧离开九江地界。
都尉恨的牙痒痒,说好的戴罪立功,他立了那么大的功劳,魏琨不仅没有嘉赏他,反倒卸磨杀驴,这换谁都有怨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