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章 供应链谈判(2 / 2)

加入书签

王景明内心甚至有点小激动了!!

……

随着整车外观和核心动力系统的定调,公司直接进入了整车开发阶段,相关零件的采购,和冲压焊接设备的调整,都有了完整的规划。

许易在各部门沟通的同时,也耐心等待着工程车的下线。

因为老头乐采购的零部件标准低,几乎是个工厂就能代工,不存在生产采购上的问题。

况且大部分的主要零部件,自家工厂这边都能生产。

动力系统又是现成的方案进行改进。

所以整个研发进度是飞快的。

仅仅过去大半个月,整车动力系统方案就完成了初步的内部验证。

真正需要耗费时间的,反倒是整车外壳和底盘件的冲压和开模设计。

毕竟是重新设计,没有公模可以直接用,所以相关的车门覆盖件,包括车门,引擎盖丶顶盖这些,都需要确定尺寸精度。

……

又过去几天。

许易带着两名高管,奔赴一家电机生产厂进行考察。

为了将成本尽量压低,整车的玻璃,轮胎丶控制电路板等供应链对应的工厂,他都是亲自去跑。

这次去电机供应厂的主要原因,是要更换更大功率的驱动电机。

毕竟新车采用了更大的车架和双路铅酸电池组,再加上成套内饰和仿保时捷的外观结构。

实际重量比普通的四轮车已经大大增加,再沿用原先的三轮电瓶车电机,就有点不合适了。

现在的供应链电机技术,解决这点动力问题,当然是小菜一碟。

更强更好的大厂电机也不是没有。

但价格上就很难压下来了。

此前许易工厂所用的三轮车电机,是一款4500转速的永磁同步电机,能在载货情况下将三轮电瓶车的速度加速到40码。

现在要造老头乐,车身重量几乎翻倍,而他所要求的实车速度,最高起码也要达到60km/h。

所以就更换了一款9000转的72v高速永磁电机。

大电机不光功率大,噪音也相对更小。

虽然不是大厂产品,但品控和质量毕竟是合作多年的老熟人,算是知根知底了。

「许总,800块带控制板的价格就是底价了,你要650拿,我们没利润可赚,做不下来,市面上没这麽便宜的。」

滕达电机工厂老板是一名穿着工装的胖子,一听要求果断回绝了。

「付老板,话别说得这麽死嘛,我们的需求量很大,如果顺利的话,首批年采购量订购到一万台是不成问题的,完全可以走个优惠客户价。」

许易笑眯眯的搂着对方,熟练砍起了价。

听到一万台这个数字,付胖子的眼睛不禁眯了起来,对于一般的小厂来说,这就算一笔大单了。

「可你们的采购员,是说首批只需要五百台吧?」

「对啊,我们还在试产阶段,试产一完成,项目启动了,很快就可以上量了,这样好了,我给你按现金支付,只要你肯给优惠,每月交付的电机全部按现金当天打款,童叟无欺。」

不管怎麽说,牛逼先吹出去。

这话一出。

对方几人立刻陷入了犹豫。

毫无疑问,这个价格利润很薄了。

正常来讲,根本不可能答应。

但对于供应链来说,最怕的不是压低价格,而是压帐单延期,有多少供应链小厂,都是被超长帐期给拖死了。

按照现在的常规帐单周期,大客户的合作采购帐单,都已经到了90天。

如果是大品牌来采购,承兑汇票的周期还要拉长,起码要到拉长到3-6个月。

小客户虽然周期短,可采购量也小。

许易开出的现金打款条件,如果真的年采购量能跟上来,绝对算得上是极其具备竞争力。

供应链的谈判,很简单。

要想压低价格,要麽采购量大,要麽就拿现金流来换。

成本利润明明白白摆在这,没人是傻子。

「可以,首批合同签多少?」

「五百台。」

「五百?你刚刚不是说一万?!」

「先签五百现结,后续再签三千台起,还是现结!」

「…」

「好。」

……

一番拉扯。

总算定下了合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