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6章 各有利益,谋大求强(2 / 2)

加入书签

至少在目前,自己是乡里干部,利益是一致的。

自己需要他们的坚定支持,来在这个平台上好好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更多更高层关注到自己,赢得一个名声。

纵然日后这民丰饲料可能会易手,但自己只要名声闯出来了,也不亏。

「看看人家新望和科立,其实86年的时候,这两家的规模也不比东兴饲料厂和尖山饲料厂大多少,产量也不过就是一两千吨,但是87年开始,这两家几乎每年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去年新望产量就已经过万吨了,科立也有近八千吨了,今年如果不出意外,新望可能要达到三万吨,科立也要达到一万五千吨以上,根据我掌握的消息,新望明年定下的计划是要力争突破十万吨,而科立也会达到三万吨以上,……」

张建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而且这两家企业都是私营企业,地方上也相当支持,姓刘的都不得了啊。也幸亏他们一个主攻猪饲料,一个主攻鱼饲料,我们的主打产品的禽饲料,……」

「但我感觉我们几家的发展势头,明后年正面交锋不可避免,而且是生死决战!」

「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抢先一步做大,抢占并巩固市场,其他一切都可以抛在一边,否则等到这一波好不容易掀起来的热潮过了,我们又陷入困境泥潭,甚至最终垮掉,……」

「到那时候来计较区里乡里县里占多少,农科院占多少,可企业垮都垮了,败都败了,甚至不名一文了,又有多大意义?」

这番话张建川又在东坝区委里边重复了一遍,尤其是听到张建川将民丰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对标新望和科立两家省内饲料龙头企业,更是让刘英刚心潮澎湃。

之前邱昌盛和他谈过东兴饲料厂并入民丰公司,东兴饲料厂的估值该要多高,区农工商总公司又该派哪些人进入公司任职,他还在犹豫,甚至也认同邱昌盛的意见,毕竟这也牵扯到区里的利益。

但现在他却有些惭愧。

他意识到自己狭隘了。

如果现在就一味只盯着民丰公司内部利益的博弈,那麽最终引发的争端纷争,可能是一度起势的民丰公司会在这场竞争中彻底败落。

现在区委应该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张建川这家公司做强做大,在竞争中胜出,胜利之后再来谈利益分割也不为迟。

这一点上,刘英刚感觉陶永兴和顾明建也应该是被张建川说服了。

这小子眼界心胸鼎都不简单呐,刘英刚忍不住喟叹,英雄出少年啊。

「说得好!」刘英刚忍不住赞扬了一句,然后环顾四周:「咱们区里就是欠缺这样既懂经济又擅长经营,还有着长远眼光见识的干部,老陶和老顾能大胆使用,是做对了!」

张建川一听这话,赶紧起身谦虚:「刘书记,您过奖了,我不过是在区委和乡党委政府领导下作了一些工作,而且还有吕厂长等人的倾力配合支持,……」

「好了,建川,不必说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老陶老顾也莫要在那里盘算你们的小九九了,深怕区里占了你们乡里的便宜,电话里我就说了,一切以支持企业抓住时机做大做强为首要目标,区里可以让步可以吃亏,……」

刘英刚的态度逐渐明朗:「民丰饲料有限公司要抓住契机,做成咱们东坝,甚至全县的一个龙头企业,使之未来成为可以和元津新望丶鹤山科立三足鼎立的饲料龙头企业,区委会向县里汇报这一目标,也会尽全力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

邱昌盛愕然,怎麽刘书记的态度变了?

之前可不是这麽说的,怎麽就被张建川这小子一番话给说动了心,这要当全省饲料行业的三驾马车之一,哪有那麽容易?

这小子舌绽莲花,口若悬河,把数据丶形势一条一款地搬出来,还真有点儿像那麽回事,但邱昌盛却知道没那麽简单。

现在新望公司在猪饲料上已经大势已成,正在开始反哺家禽饲料,而科立则已经控制了全省鱼饲料一半以上的市场。

可以说人家在猪和鱼这两块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可以底气十足的攻略家禽饲料市场。

而民丰公司现在不仅要面对省里上百家大小不一的家禽饲料厂,更要应对这两家巨头的冲击,这波好势头能持续多久,谁也无法预料。

区里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先把能拿到的利益拿到手,一年两年后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

再说一句不客气一点儿的话,一年两年后你刘英刚在哪里?

他邱昌盛又在哪个位置上?

谁能说得清楚?

你不抓住这个时机先把自己的表现证明给县里领导,却还要立足长远,考虑两三年后的事情,是不是有些太遥远了,也对自己和他本人太不负责任了?

邱昌盛乾咳了一声,但还没有来得及发话,就被刘英刚制止。

「老邱,下来我们再来研究东兴饲料厂的具体事宜,这件事情我觉得区委要统一意见,支持民丰饲料,我也会向县里做一个专题汇报,梁书记已经回来了,我和他打过电话,因为这两天可能他才回来有几个会议要开,所以暂时没约上,下周一,我会专门去一趟县委做汇报,……」

邱昌盛内心一阵恼怒,但他知道这个时候和刘英刚争执没用,也无益,只能暗自压下怒意,木着脸不做声了。

*****

大更求月票!14000在望!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