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异军突起,吐故纳新(保底第一更求(2 / 2)
好在编制没丢,挂在二轻局里每月拿基本工资。
张建川也没想到这个人就这麽直眉瞪眼,连个介绍的人都没有,就直接闯到厂里来了。
不管是姚太元介绍的,还是丁向东安排的,他都不在乎。
但对司忠强的情况他还是做了一个细致了解。
他是通过褚文东了解的。
褚家别看就是一个家具厂老板,还是隆庆人,但是在县城里边人脉关系还是很深的,三教九流都有交道。
褚家和张家一样,也是两兄弟,褚文东也是老二,他上边还有一个哥哥,褚文睿,在省水利厅胜利渠管理处工作。
据说褚文睿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华东水利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河海大学毕业后分到了省水利厅,后来到胜利渠管理处工作,颇受重用。
胜利渠管理处负责整个汉州灌区的用水调度,手中权力巨大,汉州和周边几个地市都要仰仗胜利渠来水灌溉,所以不一般。
再加上其姨父又是隆庆区委I书记郝志雄,所以褚家在县里还是很有些脸面的。
司忠强是老高中生,招工进了罐头厂从工班组长到车间主任再到副厂长,罐头厂红火的时候,他也是相当耀眼的明星人物。
但性格原因,太过正直,或者说执拗,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群众基础很好,但是和几任厂长关系都没处好,而且和厂里中层干部们也尿不到一个壶里。
所以几度换厂长,但从没有谁考虑过让他接任。
他自己也不在意,甚至也有自知之明,拿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当了厂长,恐怕各种事情都要冒出来,罐头厂就得要关门。
在张建川看来,司忠强其实不错,管生产技术,管后勤,都没啥问题,但不能管财务和供销,更不能当一把手。
而且这两年司忠强也落魄得很,在二轻局里很是受了一番夹磨,只拿基本工资,人人都不待见,这种滋味不是一般人能消受得起的。
而他家里也还有两个学生在读书,老婆是百货公司售货员,所以个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知晓。
所以这姚太元给他指了一条路,他也就收起原来那份骄傲,忙不迭地来了。
现在公司两个厂区,张建川对区农工商总公司那边的那些人不太感冒,一是的确素质不行,二是懒散惯了,一直没能进入正轨,产能始终比尖山厂这边差一截。
尖山厂这边,黄家荣原来好歹还能管束,之前半年又没拿到工资,所以都还有些盼头想法,所以接手之后,厂里规章制度重新立起来,很快就进入正轨了。
张建川的想法就是让司忠强去东兴厂区负责,好歹干过国营厂的副厂长,手段还是有的。
东兴厂区那边的工人也喜欢用有色眼镜看人,总觉得尖山厂区这边的尖山泥腿子比他们东坝泥腿子还要低一档。
明明大家都是农民出身,都是东坝区的,还要分个三六九等,弄得张建川都很是无语,连这个都有鄙视链?
现在好了,国营大厂的干部来了,看你们怎麽去鄙视。
自报家门之后,司忠强也还是很诧异。
虽然知道这些乡镇企业不讲究,来之前丁向东也和他提过公司经理是个当兵出身的年轻人,很有本事,可司忠强再怎麽也没想到会年轻到这种程度。
说乳臭未乾都不夸张,但看到他和另外一个中年人指手画脚地讨论设备安装和生产问题时的气势,司忠强又明白恐怕还真的就是这个人了。
民丰饲料公司的异军突起在整个安江县都还是引起了很大的议论的。
毕竟李默然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那一口抑扬顿挫的标准口音,超级伟光正的形象,用在了帮助农民兄弟养鸡致富的饲料推荐身上,引发无数人侧目。
更有省农科院的金字招牌背书,省电视台和汉都市电视台黄金时段的每天播放,其影响力和渗透力短短几个月就在汉川省尤其是汉州市里喧嚣一时。
丰禽一号饲料背后的企业自然也就引人瞩目,尤其是这样一家企业似乎以前从未听闻,再后来才了解到这就是东坝的两个乡镇企业与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合作而成。
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一些什麽故事,外边人肯定是无法知晓全貌的,司忠强在二轻局里多少也还是有些人脉,能够打听到一些东西。
至少在半年前这两家乡镇企业都还是要死不活,而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的专利技术也还是在坐冷板凳,但中间这个人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然后又用上了李默然这个超级助推器,一下子就把这个产品引爆了。
**
半夜码字求200票!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