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0章 深谋远虑,干部福利(为15000票加更(1 / 2)

加入书签

第220章 深谋远虑,干部福利(为15000票加更!)

张建川的话直接触动到了刘英刚的心动之处,他一直就在琢磨东坝区这十来万农民,如此多的剩馀劳动力,难道都出去打工?

那不现实。

那家里谁来照顾?

粮食谁来种?

肯定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可东坝区的工业能解决这些剩馀劳动力问题麽?

民丰饲料公司闹出这麽大动静,两个厂区能吸纳的劳动力也不过就是一百多号不到两百号人,加上帮着跑运输的,也就是两百号来人。

好吧,就算加上下一步的扩产招工,顶多也就是三百来号人。

这对整个东坝区数万剩馀劳动力来说,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其实发展乡镇企业也就是要解决农村剩馀劳动出路问题,而如果可以像新兴县那种公司加农户的这种模式,未尝不是另一种解决剩馀劳动力和增收的方式呢,而且还可以更多的解决农村妇女的增收方式,避免她们外出务工难以照顾到家里,……」

现在农村里外出务工的巨大部分都是男性青壮年,女性也有,但一般都是家里老人年龄身体尚可,能够照顾孩子和农活儿的,又或者还是没结婚的,所以张建川也提出了这一点。

刘英刚没想到张建川居然都能想得这麽细。

这都不该是他一个企业负责人考虑的问题了,更不该是一个乡镇公安员考虑的问题了。

最起码也该是一个乡镇领导甚至区委领导来考虑的问题了。

但从饲料公司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够通过这种模式来大力发展养鸡产业,势必大大拉动饲料销售。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张建川能如此考虑也没错,只是如此长远,就像张建川经常提及的产业链这个词儿,也让刘英刚大为心动。

刘英刚看向张建川的目光都有些不太对劲儿了。

这家伙脑瓜子是怎麽长的,这麽年轻居然知道这麽多,而且还喜欢思考问题,触类旁能的本事是用到了极致。

搞饲料就搞饲料吧,现在居然提出来要搞家禽养殖,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让民丰饲料直接输送到家禽养殖企业,实现贯通。

照这麽说,再往上游走,那就是粮油加工企业了。

想到这里刘英刚心中一动,张建川的提醒言犹在耳,这县里现在还没动静,但不代表就真的忽略了,真要一动,可能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给区里乡里「挣扎」的机会吧?

思绪收回,刘英刚略作思索:「建川,既是如此,那区里去人也一起去看看,你觉得如何?毕竟这也是涉及到全区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嘛,让老邱跟着去看看,也算是长长见识,开开眼界,嗯,如果可以的话,东坝丶白江,还有你们尖山的领导都可以去看一看,……」

张建川笑了起来。

这是刘书记在给区里干部们「谋福利」啊。

去云浮新兴看养鸡产业当然要看,顺带看一看广州和深圳,开开眼界,长长见识,当然这也算是搭便车了,出去一趟,只怕这钱就要公司来承担了。

瞅了一眼外边,张建川也没给刘英刚客气:「刘书记,东坝丶白江都要去,我们尖山当然不必说,不喊二郎和罗河,不好吧?还有,刘书记,我可是飞机去飞机回,本来打算自己出钱的,您这一安排,我可能就要沾公司的光公私兼顾了,……」

刘英刚乐了,这小子太机灵了,眼眨眉毛动,自己刚流露出这个意思来,他都替自己考虑周全了。

区里干部辛苦了一年,东坝区委也不宽裕,几年都没出过门,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不说是收买人心,也算是让大家出去走一遭,开阔眼界了。

「你小子,怎麽,民丰公司发展了,不是靠着全区干部百姓的支持?你代表公司欢迎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当然是好事,日后大家回来肯定也会更加支持你们公司的工作嘛。」

刘英刚太极推手的活儿玩得顺溜无比,「你要诚心邀请,我没意见,同意他们去,至于你麽,本来就是公事,至于说你自己要有一些私人安排,就算我给你放假了,但花销自己承担,来往旅费肯定是公司承担,……」

怎麽就成了自己诚心邀请了?明明就是你授意的,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能不接招?

这些领导的心思太灵动了,张建川也是无语,只能含笑点头:「那是那是,那公司邀请一道,邱书记带队,各乡镇各一名领导,去考察广东新兴县家禽养殖公司加农户模式,……」

刘英刚高兴地点点头,「我看可以,我们干部的思维太过于陈旧,的确需要出去多开开眼界,你们尖山可以多去一名干部看看,……」

「行,那我回去再给陶书记和顾乡长汇报一下,……」张建川话音未落,刘英刚已经打断:「行了,不用汇报了,我给老陶打个电话说一声就行,……」

张建川委屈地道:「刘书记,您打电话归你打电话,我还得讲规矩,该汇报就得汇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