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章 年轻的,不年轻的将士都渴望功勋!(2 / 2)

加入书签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卢象升不知何时已然站到了近前,腰间悬着一柄朴实无华的长剑。

那襄城伯的侄子见到卢象升,气势顿时弱了三分,但仍强撑着说道:「卢……卢将军,此乃我与这小吏之间的事,与将军无关吧?」

卢象升没有理他,只是对那名职方司官员问道:「该当何罪?」

那官员起身,对着卢象升一拱手不卑不亢地回道:「回将军,此人考核不力,按律当罢黜。又出言不逊,辱骂朝廷命官,试图行贿,按军法,罪加一等!」

「好。」卢象升只说了一个字。

他缓缓抽出腰间的长剑,剑锋在空中划过一道冰冷的弧线,轻轻地搭在了那襄城伯侄子的脖颈上。

那年轻人瞬间面无人色,双腿一软,瘫倒在地。

「陛下有旨,」卢象升的声音,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整顿京营,犹如刮骨疗毒。凡心怀侥幸,试图蒙混者,便是那骨中之毒,腐肉之脓!」

「来人!」

他一声断喝。

「剥去他的官服,削去他的功名!当众杖责二十!而后,扔出营去!」

立刻有两名如狼似虎的亲兵上前,架起那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的年轻人,撕拉一声,华美的官服被粗暴地撕开,象徵着身份的腰牌被一把扯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被死死按在长凳上。

「啪!」

第一记军棍,沉重地落下。

那凄厉的惨叫声,瞬间划破了校场的死寂,像一根无形的针刺入每一个心怀侥幸的将官的心里。

二十棍,不轻不重,却足以让他皮开肉绽,颜面尽失。

当那个半死不活的躯体,像一条死狗般被拖出营门的时候,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明白了,皇帝不是在开玩笑。

京营的天,在三天之内,彻底变了!

……

京营大换血的消息如同一阵春风,吹遍了京师内外的各个营地。

在那些被裁撤的旧营中,是愁云惨澹,哀鸿遍野。

那些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的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私下里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而在新军营地,尤其是在孙元化所在的那个被特殊看管的匠作营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们知道,一个只看军功,不看出身的时代,或许真的要来了!

唯有一人,坐立不安。

孙元化。

这位前登莱巡抚,如今的待罪之身,正焦躁地在自己那间陈设简单却又一应俱全的屋子里来回踱步。

数月以来,他被皇帝从天牢中提出,好吃好喝地供着,官复原职,可对于孙元化而言却更像是一种甜蜜的煎熬。

他没有被授予任何实际的差遣,只是被安置在这匠作营中,与他之前的同僚以及一群从各地寻来的能工巧匠,日复一日地埋首于图纸与模型之间。

他们不缺钱粮,不缺材料,甚至连从佛郎机人那里购来的珍贵典籍,内廷都想方设法地为他们寻来。

孙元化知道皇帝对他,对他们这群人抱有极大的期待。

但他始终未得天颜。

这些日子,他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结合那些大明匠人精巧的手艺,已经对「红夷大炮」进行了数项重大的改进。

新的铸造法,新的配药方……无数的成果堆积在他的案头,却无人问津。

孙元化知道皇帝回来了,那位行事雷厉风行不拘一格的皇帝,就在几里之外的京营大帐之中。

他的机会就在眼前,可他却连通报的门路都没有。

就在孙元化心急如焚,甚至在考虑是否要写一份血书拼死呈递上去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一名小太监疾步而来,在他门前停下,微微喘着气,对他深深一躬。

「孙大人,」那小太监的声音尖细而急切,「皇上传您觐见!」

孙元化那颗焦躁了数月的心脏在这一瞬间,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而后,狂跳不止!

他知道自己数月的等待,终于迎来了决定命运的时刻。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