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8章 皇帝的第一课:打碎旧世界(2 / 2)

加入书签

这宣言听起来比「捕捉彩虹」还要荒谬百倍,颜色相混只会变得更深丶更暗丶更浑浊!

一名太监走上前握住转轴,开始奋力摇动。

七色轮开始旋转。

起初,颜色只是模糊成一片混浊的色团,但随着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超过了人眼能够分辨的极限……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那五彩斑斓的圆盘,就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抹去了所有的色彩!

它旋转着,旋转着,最终,变成了一个旋转的,纯白色的圆!

「啊!!!」

这一次,是再也压抑不住的哗然!

「妖法!是妖法吗?」

「我的眼睛!我的眼睛花了!」

无数人开始揉搓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眼见为实」的这一幕!

……

心神的剧震尚未平息,脑海中依旧是那道颠覆认知的人造之虹。

学子们半是恍惚,半是茫然地跟在皇帝身后。

当大殿厚重的大门再次被推开,殿外的朗朗乾坤与刺目天光轰然涌入时,许多人下意识地眯起了眼,仿佛从一个幽深玄奥的梦境中,被猛然拽回了过于真实的白日人间。

而就在这片灿烂天光之下,等待他们的却是另一番匪夷所思的景象一个用巨大油纸和麻布缝制而成的,如同怪物般的巨大球体正瘫软在地。

球体下方,是一个巨大的铁制火盆,里面堆满了木炭。

「今日最后一课。」朱由检指着那个怪物,「朕要让你们知道,人,亦可上天!」

此言一出,连宋应星都露出了忧色,在他看来这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了。

在皇帝的命令下,太监们点燃了火盆,炽热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被鼓风机灌入那巨大的球体之中。

瘫软的怪物开始蠕动,膨胀,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

它缓缓地站立起来,在数十人的拉拽下依旧在不安分地向上挣扎,似乎急于摆脱大地的束缚。

「谁愿为朕,为大明,做这飞天第一人?」皇帝环视众人。

就在所有人都噤若寒蝉之时,人群中冲出一人,噗通跪倒,声音嘶哑而亢奋。

「奴婢,东厂掌刑千户李朝钦,愿为皇爷试之!」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允!」

李朝钦激动得浑身颤抖,在几个禁军的帮助下,爬进了球体下方悬挂的一个大篮筐里,他的双手死死抓住篮筐边缘,脸上交织着恐惧与一种赌上一切的狂热。

「松手!」皇帝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拉拽着缆绳的士兵们同时松手。

在全场数百人,包括闻讯赶来的无数宫女太监的惊呼声中,那个承载着李朝钦的庞然大物,摆脱了大地最后的引力。

它摇摇晃晃,却又异常坚定地,升了起来!

一丈,三丈,十丈……

风在李朝钦耳边呼啸,地面上的人和宫殿都在迅速变小。

他看到了完整的紫禁城,看到了远处的京师轮廓。

前所未有的,如同神明般俯瞰众生的感觉,让他忘记了恐惧,忍不住放声狂笑!

地面上,所有人都仰着头,张大了嘴,状如痴呆。

这是什麽?

羽化登仙?白日飞升?

那不是嫦娥,那是一个活生生的跟他们一样的人,乘坐着一个凡人制造的器物,正在向着天空飞去!

一名老翰林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口中喃喃自语:「天……变了……天真的要变了……」

……

当热气球缓缓被拉着降落下来的时候,当面色煞白却又亢奋不已的李朝钦被当做英雄一般抬出来时,所有学子仍旧沉浸在不真实的恍惚之中。

这一天,他们见证了常识被推翻,见证了彩虹被囚禁,见证了白光被创造,更见证了凡人飞天!

朱由检看着那些仿佛被抽走了灵魂,又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灵魂的学生们。

他知道,旧的世界,已经在他们心中发出了第一声清脆的碎裂声。

「朕的第一课,讲完了。」

皇帝的声音,将所有人的心神都拉了回来。

「这一课的核心不是铁球,不是光,也不是那个能飞上天的怪物。而是两个字——」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

「怀疑!」

「朕,要你们从今天起学会怀疑!怀疑书本,怀疑古人,怀疑你们过往所学的一切!甚至,怀疑你们自己的眼睛!」

「然后,」他的声音变得充满力量,「用你们的双手,去设计,去测量,去验证!最终找到那唯一真实不虚的理!属于这个世界的,真正的理!」

「朕不指望你们今日能懂多少,但朕希望你们未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学问,能让大明的炮手精准地知道每一发炮弹会落在何方!

能让大明的农夫清楚地知道何时育种丶何时施肥,能让一亩地多打出两石粮食!

能让大明的医官确切地知道一场夺走千万人命的『天花』,究竟是妖邪作祟,还是另有其因,并找到真正治愈它的方法!」

皇帝缓缓走到了学生们的面前,他看着一张张年轻丶激动丶而又迷茫的脸,声音变得低沉,却带着足以穿透灵魂的期望与力量。

「朕,要你们的知识——」

他停下脚步,目光锁定在第一排的王微身上,却又仿佛在看着每一个人。

「能让我大明的士兵在战场上少流一分血!」

「能让我大明的百姓在灾年里多活一口人!」

话音落下,唯有风声与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继而,这二百八十六名被天下士林抛弃的异端,这群注定要开辟新途的学子不约而同地,缓缓挺直了被旧礼仪压弯了太久的脊梁。

在他们眼中,那座名为天理的宏伟大厦虽未彻底崩塌,但地基已被那番话语与殿内外的神迹彻底动摇。

未来的图景不再是缥缈的曙光或迷雾后的远山。

它就在眼前——是皇帝的身影,是人造之虹,是升空的庞然大物,更是他们心中那颗刚刚被点燃名为实证与格物的足以燎原的火种!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