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0章 朕决定不等了(2 / 2)

加入书签

「盐丶茶丶关丶矿,此四者,乃国之血脉,天下之公器!其税,尽归中央,由税务司直管,一分一毫,皆入国库。这是朕的!是养活九边数十万将士的钱粮,是赈济天下灾民的救命钱!」

他抬起眼,目光凌厉如刀扫过堂内每一个人。

「谁敢伸手,就是与国为敌,就是与朕为敌!」

堂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连炭盆里木炭偶然爆裂的噼啪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而后,皇帝的声音变得愈发冰冷,引爆了今夜最高潮的那个炸雷。

「二曰,共享税。」

「田赋丶商税,依新制清丈丶登记之后,按实征额,十成之中,中央取七,地方留三!」

这句话像是一道无声的天雷在侯恂和杨嗣昌的脑海中轰然炸鸣。

七三开!

而且是在田赋和商税这两个地方最根本最核心的财源上动刀!这是在抽骨吸髓啊!

这是要从根本上,彻底摧毁地方士绅与官僚集团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看着四人各自不同却又同样写满震惊的脸,皇帝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得色。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画一张宏伟的蓝图容易,将它变为现实却需要填入无数人的血与骨。

他看向卢象升,声音沉稳。

「卢卿,你的第一个任务,不是上阵杀敌。朕要你的兵,到时候护着户部的测量员,给朕,一寸一寸地把这江南的土地重新量一遍!」

他走到卢象升面前,俯视着他。

「朕倒要看看,在新军的刀枪在旁时,那些士绅大户家里与国同休的优免牌子,是不是比我大明将士的刺刀还要更硬!」

卢象升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重重叩首:「臣,万死不辞!」

随即,皇帝的目光转向了侯恂丶杨嗣昌丶田尔耕三人。

「侯卿,杨卿,」他的语气严肃起来,「税务司之章程丶律法丶细则,由你二人牵头,给朕拟出来!要快,要在朕抵达江南之前,就要有一个完整的草案!」

「田卿,你从旁配合!令江南所有商铺丶作坊丶钱庄丶货栈,限期到新立的税务司衙门登记,领取『商籍』。凡不登记者,一律视为黑店!你的锦衣卫,会同地方卫所,直接查抄!所得家财,三成归你锦衣卫,七成入国库!」

他又补充了一句,让侯丶杨二人心头一跳。

「另外,朕会下旨宝钞总行的范景文让他准备好。朕要将大明宝钞的银票,推行到江南的每一个角落。朕要让那些埋在地下,在黑市里流动的百万丶千万巨款,都给朕暴露在阳光之下!」

「很难,对吗?」

皇帝忽然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里没有嘲讽,反而充满了洞悉一切的自信。

他转过身,重新回到御案之后,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们,说出了那句足以让所有人从地狱回到人间的定心丸。

「朕知道你们在担心什麽。无人,无钱,无章程,仅凭一腔孤勇,在江南那种龙潭虎穴,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顿了顿,「朕已用六百里加急传旨京师。户部尚书毕自严,还有大明宝钞总行行长范景文,即刻启程南下。朕给他们的旨意是,在松江府与你们汇合!」

这个消息,如同一股暖流瞬间注入了侯恂和杨嗣昌冰冷的心脏。

毕自严,户部尚书!有他南下坐镇,这盘棋才算有了真正的根基!

皇帝从龙案上,拿起一本早已装订成册的奏章,封皮上,赫然写着《税务司纲要》四个大字。

他将册子抛在案上。

「这里面是朕这几个月来亲笔草拟的税务司之部门职能丶机构设置丶权力边界。但是,」他话锋一转,「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各地分司如何因地制宜,这些,朕留了白。」

「侯恂,杨嗣昌,」皇帝的目光,在他们二人脸上一一扫过,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期许,「朕给你们一个机会。毕自严与范景文到后,由你二人辅佐,将这本纲要,彻底完善!」

「朕,命你二人,为这江南税务司的左右都事!侯恂主理浙江丶福建,以松江府为大本营。杨嗣昌主理南直隶全境!」

「朕倒要看看,你们两个,朕亲手点中的,谁能为朕,为这大明,先在这江南之地啃下一块硬骨头来!」

如果说之前的任命是责任与压力,那麽此刻这番话,便是点燃了他们胸膛里所有野心与抱负的烈火!

左右都事!

分掌天下最富庶的两块地盘!

侯恂与杨嗣昌瞬间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直冲脑门,方才所有的恐惧与不安,在这一刻尽数化为了建功立业的万丈豪情!

皇帝看着他们眼中燃烧的火焰,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众人,望着窗外那片被月光照亮的雪白大地。

「朕的行辕,便是大明的权力中枢!」

「朕要让天下人都睁大眼睛看着,看着朕是如何在这南方,再造一个崭新的乾坤!」

「清丈不完,税制不立……」

皇帝拖长了声音,那声音在静谧的夜里,回荡不休。

「朕——绝不北返!」

话音落定,皇帝的身影映在糊着高丽纸的窗格上,宛如一尊镇压着万古魔氛的不动明王沉默而威严,镇压着这驿馆之内,乃至驿馆之外整个天下的所有暗流!

侯恂与杨嗣昌激动得浑身颤抖。

然而,在一片激昂之中,他们却又不约而同地捕捉到了皇帝方才话语中的一个细节。

「待朕……平叛江南之后……」

平叛?

江南承平已久,何来的「叛」?

除非……

一个可怕的念头,同时在两人心中升起。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