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3:风水轮流转(1 / 2)

加入书签

婚宴主桌,气氛热烈依旧,但已从仪式感的庄重转向了酒足饭饱后的闲谈。

陈老板满面红光,亲自拉着王盛在自己身旁加了个座,不由分说地给他斟满了酒杯。

「王老弟,快来!这几位老板都想认识认识你这位京城来的能人!」

他嗓门洪亮,对着桌上几位同样气度不凡丶在本地颇有实力的『企业家』不遗馀力地吹捧:「瞧瞧!韩厂长亲自培养的青年才俊!北影厂的正规军!搞的这个『婚庆电影』,绝对是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不光拍得好,那想法,那创意!给我写的那首歌,把我自己都唱哭了!你们是没见早上接亲那场面,用的是正儿八经拍电影的胶片机!那机器一开,哗啦啦响的都是钱!但效果,没得说!绝对的独家记忆,拿出去就是面子!

但其实,重头戏还没上,由于时间太赶,没有提前一两个月找王老弟预约,正儿八经的婚礼电影拍摄,只能放到后面,不过各位放心,等片子拍完,剪出来,我就拿到全城最大的放映单位,白鹿影城,放映一个月,请全城百姓免费看!」

白鹿影城在1995年率先完成了从单个放映厅到多厅影院的改造,成为鹿城乃至浙南地区第一家多厅影院。

这不仅使其规模扩大,更重塑了本地人的观影方式,是鹿城放映业当之无愧的领军者。作为鹿城此时独一档的豪华影院,白鹿影城人气极高,上映热门电影时排队购票的场面,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

把婚礼电影拿到这里放,确实很有排面。

对于这种装逼方式,王盛有种请戏班子连唱一个月的既视感。

只是,这种方式更与时俱进,更有逼格!

陈老板得意洋洋的笑着。

妈的,你是真能装逼啊。

几位老板听得想揍老陈,不过目光却在王盛年轻却沉稳的脸上逡巡。

他们多是草根崛起,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处在渴望用各种方式彰显财力丶提升格调丶巩固自身社会地位的阶段。

王盛提供的这种服务,精准地戳中了他们的痒处——既新奇高端,又极具展示性,完美契合了「先富」对于「体面」和「独特」的追求。

一位做服装贸易的吴老板抚着酒杯笑道:「王老板,陈老板这次可是拔了头筹,搞得这麽风光。

我家那小子年底也要办事,正愁怎麽弄点新花样。王总,留个联系方式?回头咱们细聊?」

另一位搞建材的林老板也立刻跟上:「对对对,我闺女明年出嫁,这事也得提前张罗。王总,名片方便给一张吗?这种电影级别的记录,确实比光摆酒有意义多了。」

「当然没问题。」王盛从容地从内袋掏出专门印制的丶质感颇佳的名片,双手递了过去:「两位老板太客气了。这是我的联系方式,盛影传媒随时为您服务。具体需求,我们后续可以详细沟通,一定尽力为公子和千金的婚礼增添一份独特的光彩。」

韩三坪坐在一旁,默不作声地听着看着,手指无意识地蘸着杯里的酒水,在桌布上划拉着数字。

一个陈老板,四十万。

这桌上转眼就又定了两单潜在的「私人订制」。

就算单价略有浮动,一年若能稳稳接上十单这样的高端业务,那就是四百万的营收!

一百单,就是四千万!

他脑中飞快计算着人员丶设备损耗和利润空间。

冲击亿级规模,真不是梦啊……

韩三坪被自己的这个估算吓了一跳,抬眼再次打量王盛。

这小子画的「大饼」,竟然这麽快就要被他做成了,甚至远超预期。

这已不仅仅是解决子弟就业的问题,这简直是要在北影厂之外,生生再造一个极具活力的现金奶牛和市场化标杆!

这还拍个屁的电影哦。

如果能把南方这些老板子女的婚礼录像业务全包了,那养活一个厂绰绰有馀。

等未来有钱了,岂不是想拍啥子拍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