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章 78:组织的认可(2 / 2)

加入书签

十位获奖者依次起身,在礼仪小姐的引导下,走向主席台。

王盛走在其中,年龄显得格外突出。

其他获奖者的年龄起码三十岁起步。

主席台上的领导们亲切地与每一位获奖者握手,并将沉甸甸的获奖证书和奖杯颁发到他们手中。

奖杯造型是一只抽象的手托起一颗闪耀的星辰,寓意着青年创业者托起科技创新的未来。

当领导将证书和奖杯递到王盛手中时,用力握了握他的手,勉励道:「小王同志,你的实践很有意义,思路很活,要继续努力,探索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谢谢领导鼓励!我一定再接再厉!」王盛郑重地回答。

说话时,他扫了眼对方左胸上挂着的证件,看到了对方的植物,老韩一辈子跨不过去的坎。

十位获奖者转身,面对台下,高举奖杯。

台下闪光灯亮成一片,记录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王盛的目光变得虚幻。

谁能想到,在电影系统吭哧吭哧忙活了大半天,得的第一个重量级奖项,竟然和电影艺术一点都不沾边!

……

首届全国青年科技发展论坛座谈会的开幕式暨颁奖仪式,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主持人宣布上午的议程结束,下午进行分论坛讨论。

会场内庄重严肃的气氛瞬间为之一变,仿佛冰块投入温水,迅速融化丶沸腾起来。

座椅移动的声响丶人们起身的动静丶相互招呼的寒暄声交织在一起,会场迅速转变为一个巨大的交际场。

获奖的十位青年科技创业明星,自然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

尤其是王盛,他过于年轻的容貌和略显「跨界」的获奖理由,使得围拢过来的媒体记者和各路参会者格外众多。

「王盛同志,恭喜获奖!请问您此刻的心情如何?」

「王总,您的发言中提到电影工业的技术火种,这是否意味着盛影传媒未来会重点投入电影技术研发?」

「王盛先生,作为获奖者中最年轻的一位,您对同龄的创业者有什麽建议?」

「王总,请问盛影传媒的婚庆电影模式是否有向全国推广的计划?」

长枪短炮般的话筒几乎要戳到王盛脸上,问题一个接一个抛来。

闪光灯不时亮起,刺得他微微眯眼。

王盛脸上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他深知这种场合的重要性,每一句回答都可能被放大解读。

不过王盛也没有被这阵势吓住,他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从容不迫地作答。

「心情当然是激动和感恩。这个奖项是对我们团队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探索的肯定,更是对无数像我一样在市场化浪潮中摸索前行的青年的鼓励。」

「技术火种的说法是一种期望。盛影传媒目前的核心是生存和积累,但我们不会忘记北影厂的根。未来有条件时,支持国产电影技术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议谈不上,分享一点体会,找准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的结合点,脚踏实地,同时眼光要放长远。」

「模式推广需要因地制宜,我们更希望能与各地的同行交流经验,共同把市场做大。」

他的回答既展现了谦虚,又透露出自信和格局,滴水不漏,让在场的记者们纷纷点头,笔下刷刷记录。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