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17:门派底蕴(1 / 2)
第118章 117:门派底蕴
王盛的管理系专业面试,结束得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快。
考场内,面对几位资深教授关于电影市场丶制片管理丶乃至国企改革与文化市场结合等问题的提问,王盛从容不迫,对答如流。
他没有引用任何教科书上的刻板理论,而是结合盛影传媒和电影厂联盟近一年来的实战案例,从「婚庆电影」的利润模型,到「电视电影」工业化流水线的成本控制,再到与爱多VCD的渠道合作模式,侃侃而谈。
他的阐述,既有宏观的战略视野,又有微观的操作细节,甚至对一些未来趋势的判断,让在座的教授们都感到耳目一新,时而凝神细听,时而颔首赞许。
这不像是一场考试,更像是一次高水平的行业交流。
王盛展现出的,绝非一个普通备考青年应有的知识储备,而是一个已然在市场中搏击风浪丶并成功引领潮流的年轻掌舵者的深厚积淀与敏锐洞察。
面试官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心中已然有了结论。
这样的人才,与其说是北电要考察的学生,不如说是北电亟需与之建立紧密联系的合作者。
所谓的考试,更像是一个形式,一个将这位「北影厂世子」丶「总舵主」正式纳入北电体系的名正言顺的桥梁。
果然,面试刚结束,王盛还没走出考场大楼,招生办的孙主任便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热情地握住了他的手。
「王总,精彩,太精彩了!几位老师都对您赞赏有加啊!」孙主任压低了声音,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我们刘院长想请您过去坐坐,聊一聊。您看现在方便吗?」
王盛对这番待遇并不意外,平静地点点头:「孙主任客气了,叫我王盛就好。方便,请带路。」
院长刘国碘的办公室在行政楼的顶层,宽敞明亮,书架上堆满了电影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墙上挂着几幅颇具意味的摄影作品,彰显着主人作为摄影系教授的艺术底蕴。
刘国碘院长年约五旬,气质儒雅中带着干练,见到王盛进来,立刻从宽大的办公桌后站起身,绕过桌子主动伸出手,笑容亲切而真诚。
「王盛同学,欢迎欢迎!快请坐。」刘国碘招呼王盛在会客沙发上坐下,孙主任亲自泡了茶后,便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刘院长,您好。」王盛微微欠身,礼节周到。
「好好,别拘束。」刘国碘坐在对面,仔细打量着王盛,眼中满是欣赏:「刚才孙主任反馈了面试情况,几位老师对你评价极高啊。都说你这不是来考试的,是来给我们上课的。」
他开了个轻松的玩笑。
王盛谦逊地笑了笑:「院长您过奖了。我只是把过去一年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个人粗浅的思考说了出来,班门弄斧,让老师们见笑了。」
「哎,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了。」刘国碘摆摆手,正色道:「你的那些『粗浅思考』,可是实实在在地盘活了一个万人大厂,带动了一个联盟,开拓了一片新市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我们电影教育界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他话锋一转,关切地问:「感觉考得怎麽样?题目还顺手吧?」
王盛答道:「全力应对了,至于结果如何,还要看老师们的评判标准。」
「你呀,就放一百个心。」刘国碘哈哈一笑:「你的能力和成绩摆在这里,北电的大门,永远向你这样的青年才俊敞开。说起来,你之前还在我们摄影系办的春季培训班学习过,虽然时间不长,也算是有过一段香火情。四舍五入,也算是我们北电的『准学生』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