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49:奔腾(1 / 2)
第151章 149:奔腾
时间如流水,悄然间便从十指间溜走。
日历翻到了1997年的11月。
京城的秋意已深,香山的红叶已绚烂如霞。
天地间泛起的寒意中,还掺杂着一丝来自遥远南方的丶经济层面的寒意。
东南亚各国自夏天起爆发的金融风暴,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如同滚雪球般愈演愈烈,波及范围越来越广。
报纸上丶电视里,「货币贬值」丶「企业破产」丶「银行挤兑」丶「失业潮」等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港岛虽然凭藉雄厚的外汇储备和亲妈的坚定支持,守住了联系汇率制,但股市丶楼市已是风雨飘摇,人心惶惶。
这股寒流,也开始隐隐吹向内地。
出口订单的减少丶部分依赖东南亚市场的外向型企业开始裁员丶沿海一些城市的劳务市场不再如往年那般火热……
虽然由于资本项下的严格管制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内地经济整体上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远未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预感,已经开始在一些嗅觉敏锐的行业和人群中弥漫。
不过,眼下有一件事,冲淡了这丝经济层面的隐忧带来的凝重。
……
11月8日,星期六。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敲锣打鼓丶通过各种现有宣传途径的全方位宣传造势,《快乐女声》六大分赛区的海选,在这一天,同步拉开了帷幕!
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数颗巨石,瞬间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尤其是经济活力最强丶外来务工人员最多的几个赛区,报名情况火爆得超乎想像。
其中,中南赛区的主赛场——羊城,更是堪称「恐怖」。
羊城,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南下淘金的第一站,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妹」。
她们年轻,有活力,内心深处也藏着对舞台丶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快乐女声》「零门槛」丶「想唱就唱」的口号,如同一点星火,瞬间点燃了她们心中的乾柴。
据统计,仅羊城赛区,有效报名人数就突破了四万大关!
海选地点设在羊城天河区一家新开业不久的大型购物中心——中天购物城的一楼中庭。
赛事组织方精明地将商业与活动结合,既为商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流和关注度,场地赞助费和内部的GG位也小赚了一笔,弥补了部分前期投入。
清晨,天才蒙蒙亮,购物中心外围就已经被人潮包围。
穿着各色工装丶便服的年轻女孩们,手里捏着报名表,脸上交织着紧张丶兴奋和期待。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和地方方言,嗡嗡的议论声如同集结的蜂群。
上午九点,商场大门准时开启,人群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入。
预先划定的等候区很快就被填满,后来者只能沿着商场内部的走廊丶楼梯蔓延开去,场面一度有些混乱,但在大量安保人员和志愿者的疏导下,总算维持住了基本的秩序。
十个临时搭建的简易海选棚散布在中庭各处,每个棚前都排起了见首不见尾的长龙。
评委大多是羊城本地音乐院校的老师丶电台DJ或者小有名气的音乐人,他们面前放着评分表,脸上带着连轴转的疲惫和一丝「耳朵饱受摧残」后的麻木。
就在这人声鼎沸丶略显嘈杂的环境中,一支小小的队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张伯芝穿着一身蔡怡浓特意为她挑选的丶略带港风的时尚休闲装——一件修身的白色针织衫,搭配浅蓝色高腰牛仔裤,脚上是乾净的小白鞋,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脸上化了淡妆。
虽然年纪尚小,但那份混血基因赋予的精致五官和已经开始发育的高挑身材,在人群中堪称「鹤立鸡群」。
她并非独自一人。
身旁跟着一位二十五六岁丶打扮干练的生活女助理,负责帮她拿着水杯丶外套和一些杂物。
稍远一点,还有一位穿着便装丶但眼神锐利丶身形挺拔的年轻男性,那是王盛安排的保卫科人员之一,确保她在鱼龙混杂的场合下的安全。
这番「配置」,与周围大多独自前来丶或者顶多有一两个小姐妹相伴的参赛者相比,实在太过醒目。
「哇,你看那个女仔,好靓啊!」
「系咯系咯,还有助理同保镖?唔通系边个明星来玩?」
「唔会吧,明星边使来参加海选啊?可能系屋企好有钱罗……」
周围的议论和目光纷纷投来,有羡慕,有好奇,也有几分不以为然的打量。
张伯芝虽然从小苦到大,自认很坚强,但毕竟年纪小,被这麽多人注视着,还是有些紧张,不自觉地往女助理身边靠了靠。
排在她前面的几个女孩回过头,好奇地看着她,其中一个大胆的用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问道:「靓女,你系自己来参加比赛咩?你爸妈唔陪你啊?」
女助理刚想开口解释,张伯芝却抢先一步,用她那依旧有些磕绊但努力清晰的普通话回答:「我……我自己可以。」
她指了指女助理和远处的保镖,灵机一动,含糊道:「他们……系我屋企人请来,帮忙的。」
「哦——」问话的女孩恍然大悟,看着那面无表情的「保镖」,对身边同伴小声嘀咕:「原来系有钱人家大小姐,难怪咯,爸妈都唔使来,派工人跟着。」
这话被张伯芝隐约听到,她嘴唇动了动,最终没再解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