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186:本山来问诊(2 / 2)
「这第一件事呢,是为了明年那春晚的小品。」赵苯山微微蹙了下眉:「不瞒你说,今年这《拜年》之后,压力更大了。观众期待高,上头要求也高。我这几天跟庆魁琢磨新本子,有点卡壳了。」
何庆隗在一旁点了点头,接口道:「是,一直在找新的突破点。传统的二人转包袱虽然好用,但总觉得缺了点啥。」
赵苯山接着说:「前几天,我跟庆魁聊的时候,就把之前咱在《家和万事兴》围读时候,即兴聊到的那个『白云黑土』老两口的概念,又拎出来琢磨了下。觉得这对农村老夫妻的形象,挺有意思,有挖掘空间。」
何庆隗这时眼睛亮了一下,看向王盛:「正好,我前不久,无意中看了你们公司那个张伯芝姑娘参加的那期《实话实说》。那个节目形式,主持人小崔跟嘉宾一问一答,聊的都是实在嗑,有生活气息,也有时代感。
我当时就琢磨,能不能把『白云黑土』这对老夫妻,放到一个类似《实话实说》的访谈场景里?让他们唠唠嗑,说说家里那点事,国家那点变化,这里面肯定能出戏!」
王盛心中一动。
《昨天今天明天》!
果然历史的惯性是强大。
赵苯山看着王盛,语气诚恳:「兄弟,这个结合节目形式的点子,是受了你们那个节目的启发。这算是借了你的思路。
哥今天厚着脸皮开这个口,一是想听听你的看法,二呢,这个创意要是用了,到时候编剧署名,肯定有何老师,也必须有你这个思路提供者一份!你看看,这个……需要多少费用,你开口。」
王盛听完,哈哈大笑,摆了摆手:「本山老兄,何老师,我当是多大事呢!不就一个点子,一个思路吗?艺术创作,互相启发太正常了。能用上我的思路,那是我的荣幸。
署名,我同意,也算是个纪念。至于钱,提这个就外道了,伤感情!本子内容还得靠何老师你们这样的高手精心打磨,我就是提供了一个壳儿。」
他说得大气又真诚,赵苯山和何庆隗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感激和轻松。
赵苯山端起酒杯:「兄弟,啥也不说了,仗义!我敬你一个!以茶代酒,心意到了!」
他知道王盛不太热衷饮酒,便主动换了方式。
王盛也端起茶杯与他碰了一下。
解决了小品创意的事,赵苯山明显松了口气,神情更加放松。
他给王盛的杯子倒满茶水,然后进入了第二个话题。
「兄弟,这第二件事呢,我就有点更大的想法了。」赵苯山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但语气难掩兴奋:「我知道,你现在手眼通天,是咱们国家电视台最大的内容供应商之一!电视剧丶电视电影丶节目,搞得风生水起。」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瞒你说,我在小品丶喜剧这块扑腾了这麽多年,也有点心得,也想往电视业,尤其是电视剧这块,伸伸脚,试试水。老是演别人写的戏,不过瘾,也想弄点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他朝何庆隗使了个眼色。
何庆隗连忙从随身带着的旧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略显简陋的文件夹,双手递给王盛。
「这是庆魁根据我们东北农村的一些真实故事和人物,琢磨的一个剧本大纲。」
赵苯山眼神热切地看着王盛:「名字暂定叫《刘老根》。兄弟,你现在是这方面的行家,眼光毒。哥今天就想让你给掌掌眼,看看这个路子,有没有潜力?有没有搞头?」
王盛接过文件夹,心中已然明了。
这就是未来那部掀起东北农村题材热潮丶成就了赵苯山电视剧王朝开山之作的《刘老根》!
他打开文件夹,装作认真地翻阅起来。
大纲写得还比较粗糙,但核心脉络已经清晰:一个名叫刘老根的东北农村老×员,退休后不愿闲居,克服重重困难和旧观念束缚,利用当地资源,带领乡亲们开办山庄发展旅游,共同致富的故事。里面已经初步设定了刘老根丶丁香丶药匣子等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王盛看得很快,但脸上的表情却逐渐变得郑重和赞赏。
片刻后,他合上文件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一脸期待的赵苯山和略显紧张的何庆隗。
他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说道:「本山老兄,何老师!这个创作思路,大有可为!」
他手指点着文件夹,语气充满肯定:「刘老根这个人物,立得住!有时代感,更有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农民怎麽富?农村怎麽发展?这里面有大文章可做!用喜剧的方式展现农村变革中的矛盾和希望,既接地气,又有深度!这个题材,绝对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
他看着赵苯山,给出了最终的承诺:「这个项目,别找别人了!我来投!需要多少资金,你们做个详细的预算和方案给我。演员丶制作团队,你们可以自己组,需要什麽支持,盛影传媒和光线传媒全力配合!一定要把本子打磨扎实了,把咱东北人的精气神拍出来!」
此言一出,赵苯山先是一愣,似乎没想到王盛会如此乾脆利落,如此大力支持。
随即,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他猛地站起身,因为激动,脸色涨得通红,双手紧紧握住王盛的手,用力摇晃着:
「兄弟!啥也不说了!啥也不说了!你这份信任,这份支持,我记心里了!一辈子都记着!」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