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8(2 / 2)
李承秉脸色缓和,不由露出些许笑意来,在她脸上亲一下,道:“我去应付朝里那些老狐狸了。”说罢出门带着侍卫走了。
肖稚鱼叫人进来收拾残桌,想着等下朝的时候,再派人去肖家打探消息。昨日李承秉提过赵家在朝中的应对,世家大族如此做法不稀奇,幸好赵家也是聪明人,谏议大夫赵堂选择站在太子这边,想必也是考虑肖家这门姻亲的缘故。她想了一回,门外有婢女来报,吴王妃和齐王妃前后派人来送东西。
肖稚鱼知道送东西是假,打听消息是实,这回逼宫是李承秉与太子谋划,吴王与齐王事先并不知情,可事到如今也不能装聋作哑。齐王妃与肖稚鱼交好,吴王妃待人一向客气,这个时候便想着来试探口风。
两人谴来的都是贴身侍婢,肖稚鱼笑着召了人来说话,回了份礼,便打发人回去。
吴王妃听婢女回来,忙叫到跟前,问她去豫王府的经历。婢女一五一十地说了,吴王妃眉头紧锁,想了许久,这才回到寝殿,和坐着看书的吴王道:“我叫人送了些点心果子去,豫王妃说送的正好,豫王这两日胃口很好,吃的也多。”
吴王放下书,若有所思,道:“都说豫王妃出身不好,可我瞧着,这行事做派,比宫里贵人也不差,哪里像是小门小户出来的。”
吴王妃笑道:“半句没提宫中朝堂,意思却传到了。豫王对王妃也是宝贝的很,当初毫不犹豫就将康庆绪斩了,听那夜宫中有动静,豫王最着紧的就是王妃,她说的应该不会错。”
吴王叹气道:“宫中是非我不会去掺和,太子府那边准备份重礼送去。”
吴王妃立刻去办。他们夫妻在老皇帝眼皮子下日子过得憋屈,心里还真期望太子能快些继位,再如何也不会比现在差。
这日长安城中各家勋贵官员都十分忙碌,百姓也都听闻皇帝退位的消息,暗自喊好占了多数。皇帝宠信奸相和杨家,弄得朝廷内外乌烟瘴气,又养出康福海这样的大患,实为不智。太子素有仁名,有明君之相,在叛军南下之际,倒让百姓多出一丝期望。
朝中连着几日争吵不休,一批老臣嚷嚷着要见陛下。这日豫王陪着几位老臣入宫,在太极殿与皇帝见面。众人见宫中禁军森严,再看向御座上,只几日未见,皇帝脸上全是褶皱,头发苍白,病态尽显。
豫王大马金刀坐在一旁,皇帝目光躲闪。
众臣都是官场浸淫多年,极有眼色,这时心中都泛起一个念头——大势已去。
第192章
◎无题◎
几位老臣与皇帝聊了一回, 谁也没提诏书的事,倒像是君臣闲话谈笑似的。这日之后,朝中便无人再议论诏书由来有异的事, 而是商量着新君如何继位,先前叫嚷最凶的几位老臣陡然一变,为登基仪式出谋划策起来。
可那日在太极殿中见过几位老臣, 让皇帝又生出一丝希望来, 眼见太极殿外看守的禁军少了, 他在殿中来回踱步,命冯元一传令,召几位老臣前来议事。冯元一有心要劝说什么,可对上皇帝一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长叹一声后出去传令。
老臣以各种理由推搪不去, 便有去的,也只是虚应其事。
皇帝连着两天召见臣子, 都无人阻拦,可到了第三日,已无老臣前来。皇帝大怒, 将手边之物全砸了粉碎,他在殿中呼哧呼哧喘着气,仿佛一头困兽。
“逆子,反贼……”皇帝喃喃自语着, 忽然从榻上坐起,对冯元一道:“去召杨忠。只要他还活着,只剩一口气也得给朕滚过来。”
杨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