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2 / 2)
陈青岩有些惊讶道:“咱们手里有这么多钱了?”
“这些钱可不算多,听说京都寸土寸金,买一栋两进的院子就得上千两。”
“咱们也不去京都住,干嘛买京都的房子。”
王瑛合上箱子坐在上头道:“这哪有准啊,万一你考中状元留在京都任职,咱们一家不都得搬过去啊?”
陈青岩失笑道:“状元哪有那么好考,秀才倒是有几分把握,举人都没信心一把考中。”
“这话你可别挡着粱老的面说,不然他气的能抽死你。”
“哪敢啊,我也就是随口说说,科举还是得努力不能给他丢了面子。”
“你也别有太大压力,尽自己的水平就好,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多考生都是从小开始精英式培养,普通人根本没法比。”
陈青岩在他旁边坐下,“我也听说,苏州那边的学生,从四岁就开始启蒙,十岁都考完童生了。而且每年考中秀才的比北方多多了,光是去年的县试听闻苏州一县就有二十多名秀才,咱们龙泉县才取了四个。”
王瑛惊讶道:“差这么多?”
“这还算少的呢,天和九年的会试,考中举子共四百六十七人,你猜北方占多少人?”
“一百六十?”
陈青岩摆手,“八十三人。”
“这么少!”
“因为差异太大,全国的考子还闹过一次呢,不过闹完也没法子,朝廷将南北考生的卷宗公式开,明眼人都能看出确实那边的学文更强一些,最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南方文化气息浓郁,有历经六朝的白马书院,有名师大儒的青竹书院还有苏州渡川学堂,文化气息浓郁。
在环境的熏陶下,学文比北方强许多,听说不少有钱人家专门把孩子送过去学习呢。”
王瑛感叹,“能遇上粱老真是你和青松的运气。”
“是啊。”有时陈青岩也感叹,如果自己当初没被罢考,正常参加科举凭借自己的能力,有可能考到秀才就顶天了,更不会有后来的机遇。
正是因为他跟梁老相同的遭遇,对方才千里迢迢赶过来,教导他读书帮他平反,完全不图金钱不图回报。
“这便是否极泰来吧。”
清点完铜钱,王瑛把试验田里成熟的蔬菜水果收了一批,已经枯萎的植物一键清理完重新播上新的种子。
试验田的经验还停滞在百分之十一,目前来看两人拥抱接吻已经加不了多少经验了,就算做一次也加不了多少,王瑛怀疑五级以后升级的条件变了,不过目前还没找到规律。
*
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过年了,村子里的年味十足。
墩子去镇上送菜的时候,王瑛让他捎了不少炮竹回来,过年就得热热闹闹的才好。
腊月二十又在村子里买了两头猪一只羊,杀猪这日好多人都过来帮忙,王瑛干脆炖了一大锅肉,来帮忙的晌午都留下吃一碗。
今年收成好,村子里的百姓日子也好过,人兜里有余粮了戾气就少了很多,吃肉的时候都没抢。“仓廪实而知礼节”不得不服老祖宗的智慧,千年前就总结出来了。
腊月二十五曹坤送来了年礼。
今年蔬菜生意不错,整个县城独一份,还是按照去年的价格卖的,一个月就赚了三十多贯,利润高的吓人。
因为这个还被人眼红找麻烦,幸好他在脚行这几年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不乏身份贵重的人,帮他说了几句话才没人敢再惦记。
曹家的蔬菜铺子也算是在县城站稳了脚跟。
李氏拉着他询问林秋和孩子的情况,“满月的时候我也没过去,秋儿和孩子还好吗?”
“都好着呢,小麦能吃能睡,出了月子一个月胖了三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