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1(2 / 2)

加入书签

陈青岩哪敢让他进去,“您先上车,我帮你拿!”

只见他前脚刚跑进小庙里,“咔嚓!”一声伴随着轰隆隆的雷鸣,摇摇欲坠的小庙彻底塌了。

-----------------------

作者有话说:注①改编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注②陈师道的《菩萨蛮七夕》

第89章

“青岩呐!”老爷子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陈青淮和陈青松吓得腿都软了,俩人扶着师父上哭都哭不出来。

还是陈光先反应得快,立马冲上去搬房梁和土块,二顺也赶紧上前帮忙,几个人一边挖一边喊,不一会里面传来陈青岩的声音。

“我没事,就是脚被木头夹住了,帮我抬一下木梁。”

陈青松哇的一声哭出来,“大哥你吓死我了!”

几个人合力将房梁抬起,陈青岩成功从里面钻了出来,除了衣服脏了些,竟然连块油皮都没擦破。

粱老见他没事激动的老泪纵横,别看他平日里对几个孩子严厉,但本心里早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儿子般疼爱,若青岩真被砸伤砸死,他得后悔一辈子!

陈青岩道:“刚才房梁塌下来的时候,刚巧我在泥像旁边,那木头砸在泥像上卸了力,压住我的时候没多大劲儿。”

“快去拜拜,神仙保佑。”

陈青岩跪在地上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头,一行人继续启程。

大概因为连日舟车劳顿,加上受到惊吓,半路上粱伯卿便发起高热来。

他本就年纪大了,这一病来势汹汹,烧得直说胡话。

几个人吓得够呛,赶紧让陈光改道去了最近的县城里求医。

最近的县城叫驷马县,走到快天黑才抵达,进了城打到附近的医馆,把人送了过去。

郎中给粱老针灸刮痧退烧才退下来,又开了几幅汤药,这几日不能继续赶路了,得把老师的病养好才行。

一行人在城中的客栈住下,陈青岩和青淮、青松三人轮流在身边伺疾。端水喂药,各个做的都很好。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养了七八日粱老才见好,但脸色还是难看,两鬓又添了不少白发。

原本陈青岩还想让他多休养几日再走,但粱伯卿待不住了,本来计划五月就到莱州的,如今都六月中旬了,再耽搁下去怎么去扬州。

一行人又踏上了南下的路,还好后面几天没再遇上暴雨天气,偶尔下雨也都不大。

六月十八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莱州府城。

莱州是沿海城市,海路交通比较发达,南方的货物能通过船只运送过来,比起内陆城市更加繁华。

城中随处可见格式海鲜售卖的,蟹、虾、海螺……这些东西陈青岩和陈青松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吃了。

陈青淮倒是熟悉,他是打小在这边长大的,陈靖在莱州任了六年的州牧,对这里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给几人介绍。

“这条街叫长平街,往前走全都是铺子,卖什么的都有!前头那家金记汤包做的蟹黄包是一绝,等有时间我带你们去尝尝!”

陈青松一听吃食可坐不住了,“什么是蟹黄包?”

“蟹黄就是母蟹的蟹籽,这东西最是鲜甜美味,每年的八月中旬是蟹黄最丰满的时候,取出蟹黄和蟹肉,加上猪肉、荸荠、葱姜做成馅料,汤包的皮薄如蝉翼,咬一口满嘴鲜香回味无穷~”

几个人被他描述的都咽了口口水。

粱伯卿拿扇子敲了他一记,“别光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