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2 / 2)

加入书签

方云霄把他送上马车,“劳烦您老有空多看看我师父……兴许能让他想起些旧事。”

“我肯定会去的,那三个孩子就托付给你了。”

“放心吧,晚辈一定帮你照料好。”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ⅰ?f???w???n?????????????﹒?c?????则?为?屾?寨?佔?点

目送着粱老离开后他才回到屋子,继续处理府学的事宜。

另一边,蔡景齐带着三人朝后面的舍房走去。

他是蔡老的孙子,今年十六岁已经考中禀生,也准备明年参加乡试。

因为粱伯卿与他祖父是挚友,陈青淮小的时候经常跟着老师去他家做客,两人也算旧识。

他性格开朗话也比较多,主动攀谈起来。“青淮你还记得我吗?有一次你师父带你来我家玩,咱俩还因为一个葫芦吵过架。”

陈青淮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怎么不记得。”

那会儿两人才八九岁,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粱伯卿带着青淮去蔡家做客,结果见到院子里搭的棚上长了许多葫芦,便闹着要揪下一个玩。

蔡老让下人去摘葫芦,可巧蔡景齐也过来,非拦着仆人不给摘,俩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来,吵到最后都气的哇哇大哭。

最后粱老没办法,只得带着陈青淮出去买了两个葫芦。

提起年幼的事二人都忍俊不禁,关系也迅速拉进了不少。

蔡景齐带着三人先来到住的地方,“这里就是你们住的舍房了,伯父提前打过招呼,让夫子给你们安排在同一间,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多谢。”

“不用谢,你们把行李安放好,我再带你去其他地方转转。”

舍房里不算宽敞,摆着四张木板床,除了他们兄弟三人还有一个位置是空的,应该没住着人。

床铺对面有一排木头柜子,可以存放自己的生活用品和书籍,靠窗的位置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平日读书写字可以在这里。

蔡景齐把舍房的钥匙递给三人,“出来的时候记得锁好门,府学里人多手杂,如果有贵重物品一定要放好,省的被别人翻去。”

陈青岩接过钥匙点头称好。

“待会儿跟我去领学子服,就是我身上穿的这身衣服,平日上课的时候必须穿学子服,如有衣冠不整者还会受到惩罚。”

陈青松有些紧张的问,“是什么惩罚?”

“无非就是挑水、扫院子和收拾茅房之类的。”

听到惩罚没那么严重,三人稍稍放下心来。

安置好行李,锁上舍房门三人跟着蔡景齐又去了沐浴的汤池、茅厕、上课的教室依次转了一圈。

他不厌其烦的给三人讲述,府学有什么规矩都讲的清清楚楚,帮三人快速融入府学这个环境。

快到晌午,四人一起去食堂吃饭。

跟冀州府学的食堂差不多,偌大的屋子里有桌椅板凳,学子们拿着碗筷排队去打饭。

不过两地食堂的菜色各有不同,因为莱州靠海,渔业发达,鱼的价格也比猪肉便宜,几乎顿顿都有鱼吃。

刚开始陈青岩和陈青松挺高兴的,直到他们连吃了一个月的蒸鱼、煮鱼、炖鱼、炸鱼后,几乎见鱼色变。

吃饭的时候,蔡景齐遇上几个不错的朋友,叫过来一起认识了一下。

“这位叫孙宴,他是庞鹤鸣,还有赵阑都是我的同窗好友。”转头又帮朋友介绍道:“他们三人是从冀州游学的学子,都是粱老的弟子,陈青岩、陈青淮、陈青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