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6(2 / 2)

加入书签

王瑛忍不住在心中感叹,看来还得去大城市居住才行,若是在县城,遇上这样的天灾家里的房子也不会被冲垮。

“你们这几日吃食还够吗?我们来的路上碰上好几伙想要抢粮的。”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B?u?Y?e?不?是?ì????ū???e?n?②?????????.??????м?则?为????寨?站?点

李氏道:“吃食不用担心,库房里之前存放的粮有没被水泡的,再吃几个月也够用。”

林秋放下心来,“如今县城的粮价高的吓人,我走的时候原本还想多带点粮过来,结果去粮铺一打听,一斗米三百文,还不许买太多,一次最多只能买两斗。”

王瑛听着这个消息不免心中一动,试验田里的麦子刚收完,如今屯了六千多斤麦子,不过这种灾难财他不会发,眼下能保住自己身边的人就好了。

“这么大的水患,朝廷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兴许过段时间就派人来赈灾了。”

李氏叹了口气,“但愿吧。”

如今一家人都聚齐了也没什么担心的了,晚上陈婶子蒸了一大锅糖包子,这糖还是之前上山时拿上去的。

大伙坐在院中啃着糖包子,看着天上的月色,心情格外舒畅。

小麦躺在摇篮里睡着了,元宝也困得一个劲儿点头,王瑛把孩子抱进屋里,大人们继续闲聊。

“表嫂以后你们打算怎么办?这镇上没什么人,住着也不是个事。”

王瑛道:“暂时还没想好,实在不行过几日跟你们一起去县里。”

“那感情好!”林秋高兴道:“到了县城也有落脚的地方,安置妥当了再买房子。眼下县城的房价不算贵,听说北街那边一套三进的大院子才六百贯。”

陈容咋舌,“六百贯还便宜啊?”

林秋点头,“之前一千多贯呢,这场水灾闹得不少富贵人家都搬走了,没钱的买不起,有钱的都去其他地方安家落户,所以才降了价。”

六百多贯倒是真买得起,不过王瑛更想去冀州府发展,明年县试之后陈青岩他们就得去州府参加府试和乡试,与其来回奔波不如一步到位。

但是镇上离冀州府太远了,没有人引路怕是去不成,谁知道半路上会不会遇上劫匪,不如先去县城安置下来再说。

待了三日,大伙收拾了家里的东西准备去县城。

墩子因为有妻儿在庄子上,王瑛没让他跟着,其余的汉子也让他们一起回去,结果只有四人回去,剩下的三人都不愿意走。

田大牛道:“俺娘说了,东家救了大伙,让俺给东家当牛做马报答您。”

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之前总在王瑛这进冰棍的马钱子,和一个叫陈方的年轻人。

马钱子道:“爹娘都没了,我跟着哥哥嫂子也是添累赘,东家若不嫌弃给口饭吃,我愿侍奉在东家身边。”

陈方道:“俺也是!”

路上人多也好有个照应,王瑛索性就把三个人都收留了下来。

明日一走不知还能不能回来了,大伙都有些不舍。

王瑛抱着儿子围着前院后院转了好几圈,似乎想让孩子记住这里,不过元宝还不到两周岁,眼下记住过几年也忘干净了。

算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挑拣了一些旧物放进试验田里当做纪念。

翌日一早,大伙赶着两辆车出了大门,陈伯将门栓仔仔细细的插好,偷偷抹了两把眼泪。

他在这伺候了一辈子,这一走,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来……

因为跟着的人比较多,除了妇人和孩子能坐在车上,其余人都在车后面行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