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9(2 / 2)

加入书签

元宝听话的跑了出去。

粱伯卿揉了揉脖子道:“我是等你回来说两句话的。”

王瑛连忙站直等他开口。

“你还记得前年送去上京的麦种吗?”

“记得。”

“上京来了消息,因为找不到你们的住址,信便送到了长亭县我儿子那边。”

粱伯卿顿了顿,“送到上京的麦种收成极高,司农那边的意思是,询问你手里还有没有其他粮食的良种?”

第128章

王瑛没想到时隔这么久,朝廷还会派人送信过来。

他手里倒真有其他作物增产的办法,无非是个漫长的培育过程,但他不知道把这些知识全都拿出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粱伯卿看出他的犹豫,开口道:“我已经回信帮你推了,说你只会种麦子,旁的都不会。”

“老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农事乃是国之根本,若是掌控在寻常百姓手里,是祸不是福。你要知道,并非所有人都希望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一旦触碰到这些人的利益,难保他们不会对你们痛下杀手”

王瑛打了个冷颤,这他还真没考虑过,听粱老说完吓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幸好您帮忙推脱,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特别是粱老这种历经过风雨,走南闯北的政治思想家,他早就看透朝廷那一套做法,所以为了保全王瑛和弟子,直接将这件事推掉。

粱伯卿道:“你也不用遗憾,眼下青岩还没有功名傍身,就算你把法子都献上去,最后名声也不会落到你们身上。将来等陈青岩能独当一面的时候,你的那些本事才是显露之时,倒时定能造福一方百姓。”

“谢师父指点!”王瑛跪地磕头,发自肺腑的感激。

“快起来吧,我要去睡觉了,坐了这么久的马车骨头都快颠散架了,青岩他们要是回来了直接去书房,我给他们留了课业。”

“哎,我知道了。”

粱老走后王瑛擦了把额头的上的冷汗,心脏还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自己想法简单了,仗着比别人多了一世的记忆便觉得古人不如自己,殊不知封建社会自有一套凌驾于律法之上的规则。

遥想上一世他学历史的时候,曾记得老师给他们讲过,清代三两银子治民的典故,就是控制百姓收入略低于基本生活支出,从而让老百姓为了生计不断劳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反抗政府。

有时候朝廷并不希望百姓太过富强,只需要他们听话即可……

回到卧房王瑛进入试验田,整理了一下自己写的手稿,这本书还要继续写,不写他怕慢慢都忘干净了。但是写完暂时不打算拿出来,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顺便把菜也整理了一下,今天卖掉库存的五分之一,试验田里还存着不少菜,明天再多拿出来一些卖。

收拾完天色已经晚了,陈青岩和两个弟弟才从外面回来,三人看见院子里的马车知道是老师回来了,兴匆匆的就要去找人。

王瑛赶忙把他们叫住,“粱老刚歇下,这一路累坏了,你们别去叨扰了。”

三人止住脚步,放低声音。

今日他们去府衙报名去了,县试的成绩早已随着试卷一齐送到冀州府,所以三人报名也很顺利,拿着身份户籍就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