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3(2 / 2)

加入书签

大舅母准备的是一对翡翠镯子,难得是上头一点杂质都没有,看着晶莹剔透宛如流动着水光一般。

提起来这对镯子还有来头,大舅秦忠是武将,前些年通州闹匪患,他带兵前去剿匪的时候在匪巢搜到一箱子金银珠宝。

这东西一般都不充公,谁弄到的归谁,秦忠把金银给下头的将士分了分,余下的珠宝便自己留下了,其中就有这对镯子。

原本是打算留着给妹妹的,秦芙蓉怕嫂子生气一直没要,没想到这次竟然拿来给了儿媳。

这对镯子价值可不菲,如果是大舅母自己肯定舍不得送,但是这是大舅指定必须拿来的,就算她不乐意也没法子。

“还不快谢谢大舅母。”

“谢谢大舅母。”陈青芸小心的接过盒子,生怕一不小心脱手掉在地上。

二舅母身体不太好,身材消瘦脸色有些发黄,她有气无力的夸了青芸几句,然后也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对金簪子,则算下来也值百两了。

最后是刘家两个姐姐,大姐刘珠送了青芸一条南珠项链,二姐刘珑送了一对步摇,两人是晚辈送的东西不能越过长辈去。

王瑛被刘家的阔绰惊到了,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贫富差距真是几代人都迈不过去的鸿沟。

送完东西大家才落座下来谈论起二人的婚事。

秦芙蓉道:“婚期定在十月初八,找清风观的观主帮忙算的,还有四个月,正好赶乡试之后。”

李氏难得开口道:“是个好日子,那会儿天气不冷不热。”

刘珠道:“我跟妹妹商量了,打算这趟来就先不回去了,在家住几个月等弟弟成完亲再回去,省的来回折腾。”

从京都到府城半个多月的路程,来去一趟十分不易。

这次二人都带着孩子过来的,等快成亲时夫家的人再过来,省的耽误朝事。

秦芙蓉道:“那感情好,你们许久不回来,这次正好多陪陪我。”

刘珑转过头看向青芸,“妹妹有空就来玩,还有旁边的两位弟弟。”

王瑛和林穗赶紧应下来,他年纪比刘家的两位姑娘都小,叫弟弟也没错。

一顿饭吃下来,刘家的母女三人热情周到,每个人都没冷落,就连不爱说话的林穗都跟着讲了不少话。

王瑛能看出他很羡慕青芸,但眼里更多是祝福,这孩子心性纯良,是真心为姊妹寻得好姻缘高兴。

*

除了这两桌还有刘大人邀请的亲朋好友。

一桌子是自家亲戚,刘家叔伯们和两个姐夫,还有秦家的两个哥哥。

另一桌是官场上的同僚加上卢老和粱伯卿。

自家亲戚们不用说,秦家的两个大舅哥都是武将出身,还没怎么着就已经拼上酒了,连带着其他亲戚们也热火朝天的跟着喝了起来。

刘大人被灌了两杯就扛不住了,连忙找了个借口出来去了另一桌。

同僚这桌就文雅多了,大家边吃边聊,讨论的是时政要事。

今日来的有王同知、赵通判、冯主薄,以及六部官吏。知府有事没过来,派人送了份贺礼。

大部分人都是奔着刘大人的哥哥来的,不然凭他七品闲职谁会上赶着来参加个订亲宴。

王同知看见老友,主动提起前段时间被陷害的那件事。“青岩这孩子心性不错,遇上那样的事宠辱不惊,每日早起读书日落而息,颇有当年刘公的风范。”

他嘴里的刘公是刘昌邑的大伯刘耀之,武兴十七年曾蒙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