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4(2 / 2)

加入书签

长达九天的会试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巨大考验,主考官礼部尚书严颂端坐在椅子上,抬头看了眼外面的天气眉头微微皱起。

“什么时辰了?”

“回禀大人已经过了巳时,再有两个时辰就该收卷了。”

最后一日考生难熬,考官们也一样,只要把这一天坚持下来会试就算完了。

严大人站起身活动了活动筋骨,背着手走到门口,牛毛般的细雨洋洋洒洒的落下,看着奋笔疾书的考子也不知今年哪位能拔得头筹。

陈青岩的卷子已经答完,正在做最后的誊写,今年的会试最后一道策问果然如预料中紧跟时事,羌人、突厥屡犯边关,侵扰百姓,今欲长治久安,当以何策御之?

考试前他和青淮、昌邑一起讨论过这个内容,三人各抒己见说的都有各自的观点。

陈青岩便将自己主张以战止戈、固本守险、离间分势、以夷制夷等办法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策论。

誊写完最后几个字时间也所剩不多了,随着一声锣响,所有考生放下手里了笔端坐在凳子上,等待巡考官收卷子。

因为天气不好,四五个人举着油纸伞将卷子仔仔细细的装进箱子里以防淋湿,再由专人护送到礼部批阅。

考完试举子们排着长队陆续走出贡院。

陈青岩出来的时候见青淮和昌邑都已经出来了,二人站在马车旁边正在等着他。

“大哥。”

“考的怎么样?”

陈青淮道:“感觉还可以。”

“昌邑呢?”

“肯定是比乡试强。”上次乡试都刘昌邑没怎么休息,刚出考场就晕倒了。这次人少睡得好,精神也十分充沛,卷子答得自然比乡试好很多。

五日后会试成绩就能出来,考中的贡士还要去参加殿试,所以这几天三人都要好好养精蓄锐。

回到刘家陈青岩沐浴完换上干净衣裳,进试验田给王瑛写了一张字条,告诉他自己会试已经考完了,自己觉得考的还算不错,等五天后出了成绩再去参加殿试。

王瑛是夜里才看到这张字条,这几天忙着房子的事差点把会试忘了。

看完字条提笔在旁边留言道:“会试结束后好好休息,殿试的时候不要紧张,盼君能一举高中。”

写完字条王瑛拿出另一个册子,里面夹的是正和街的房契。

这几日冀州府城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从西关那边过来的人,普通老百姓没有路引和文书是进不了城的,这些人大部分都绕路去了各地的乡镇村庄逃难。

商贾不同,他们做生意走南闯北,手上基本上都攥着各地的路引和银钱,所以很容易就能进入冀州府。

随着入城的人越来越多,住房的需求量也开始攀升。

城中的客栈全都爆满,大通铺都涨到五十文一天,这场仗不知道要打多久,长久住在客栈不是事,有不少商贾开始在冀州买房租房。

听说正通街的一个两进的院子卖了六千多两银子!足足翻了两倍。

正阳街这边的房价也跟着涨,之前王瑛租的那套房子原本一百八十两银子一年,现在涨到四百两。

但有钱的人毕竟是少数,小商贾们舍不得拿出几百贯租房都在正和街找起房子。

王瑛前些日子盘下来的屋子便跟着水涨船高,从原来的租金十两银子一年直接翻了三倍,三十两银子租一年。

这还不算,如果有想花钱买的原本八十两银子的一套小院子,这会儿能卖到二三百两银子,转眼就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