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1(2 / 2)

加入书签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此非教尔等趋炎附势,实因君子有容人之量,纵有龃龉亦存体面;小人则睚眦必报,暗施冷箭防不胜防。切记,清流非莽撞之水,能绕礁石者终成江河。”

二人沉思片刻道:“徒儿明白了!”

“青松你过来。”

陈青松走到粱老身边。

“你还有两年的时间准备科举,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你大哥虽是状元但你未必会考中状元。若是中途失利也不要气馁,整装重发为师相信你肯定考中。”

“嗯!”

“好啦,师父能教的都教了,以后的路就靠你们自己了。”

三人齐跪地磕头,“谢师父教导之恩!”

“行了起来吧,当初老夫收你们的时候没想过会有今天这等成就。如今你们也没令我失望,师父于科举一道也算是扬名立万了。”

过往的遗憾终于在梁伯卿心中抹平。

科举,呵,不过尔尔!

*

陈青淮成亲这日不算热闹,毕竟这些年父子经营的人脉和朋友都在莱州、冀州和鄯州。

不过自家人该到的都到了,也算是没留下遗憾。

接亲的时候王瑛看见了新娘子,这白家的姑娘生的当真漂亮,往那一站像个玉人般满身的书卷气,淮弟真是好福气!

拜完了堂,宾客们便去附近的酒楼吃席,王瑛怕四婶忙不过来主动过去帮着接待客人,一直忙到傍晚才回家。

婚事结束后,亲戚们在京都住了两日,大家也该回去了。

特别是曹坤和刘昌邑,二人都有自己的正事要忙耽搁不得,青松还得继续读书,青芸的孩子太小,离开久了也不行,择日便启程回冀州了。

好不容易来一趟,王瑛是真舍不得他们离开,临走时拉着婆母和三姑的手道:“您俩保重好身体,以后有机会再来。”

“哎,你们在京都也要好好的,有什么事跟青淮他们商量着,若是有急事就写信给家里。”

元宝扁着嘴眼泪簌簌的往下掉,看得李氏心里发紧,赶紧转过头拿帕子按住眼睛,生怕自己多看一眼就舍不得留下来。

马车开动,元宝扯着嗓子哇哇大哭起来,“祖母,你要想着元宝!”

“哎,祖母想着你……”

孩子哭的太厉害,王瑛怕他撅过去,赶紧让陈青岩抱进院子里,自己也悄悄抹了把眼泪。

古代就是这样不好,交通太不便利,相隔几百里地,上辈子开车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这辈子却要走上十多天,下次见面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二月二十四,四叔的调令可算是下来了,被平调到兖州任知府,虽在意料之中但四叔还是颇为遗憾,毕竟按他现在四品的官职如果留任京都很难有空缺位置。

人生之憾事十之八九,他早已经习惯了,不过兖州比鄯州强多了,加上离着京都和冀州都不算太远,以后走动起来方便许多。

收拾妥当四叔带着妻儿启程赴任,粱老也跟着一起去凑热闹,家里又冷清了下来,恢复成往常的模样。

不过王瑛却忙碌起来,因为他的要去把试验田安置下来,还要去冰窖收拾一下,存放冰块,以及最重要的第一本农学书马上要刻板印册了。

第192章

粱老临走前,王瑛和陈青岩曾带着书稿去找他相商。

之前王瑛一直不敢拿出书稿怕引起事端,但这次粱老非但没阻止反而帮忙联系了朝中相熟的大司农。

从大司农那回来,粱伯卿便找到王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