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9(1 / 2)

加入书签

“放开我,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侯府千金的娘亲,放开我,啊!!!”

林穗听见哭喊声掀开轿帘,看着那与晴儿有几分相似的面孔,抬手驱散了衙役,转头问晴儿,“你要见她吗?”

晴儿摇头,伸手搂住林穗的胳膊,“晴儿此生只认阿父一人。”

后来这葛姓女子三番几次来侯府要见晴儿,都被门房打发走了,林穗是个心软的做不出打杀的事,况且此人还是晴儿的生母。她虽没养育过晴儿,却送给他一个最好的孩子,身边有士死侍保护他们,想来这妇人也做不了什么事。

话说回来,陈容如今被林穗接到身边一起住,等年后就跟着回京都。

皇上给李穆赐了宅子,以后就去那边常住了,林秋的两个孩子也大了不用她帮忙照看,三姑也准备安心的养老。

李氏道:“昨天阿瑛找我,说这次去京都把我也带着,可老三家的再有几个月就生了,我实在放心不下。”

陈容拍她的胳膊道:“人家秦家大户人家,人可比咱们家还多呢,你留下都伸不上手。”

方菱跟着附和,“是呢!让亲家母照看还方便一些,省的惹麻烦。”

“这话怎么说?”李氏疑惑道。

方菱叹气,“青淮的那个岳母不是好相与的,他们家就这么一个闺女,疼得跟眼珠子似的,虽嫁到我们家却是一点话都说不得。白氏做月子的时候,因为我多说了几句孩子穿的太多别伤了热,这亲家母半个多月没理我。”

李氏和陈容咋舌,原以为白家书香世家应当知书达理,没想到竟然这般性子。

陈容道:“算了,你也别因为这点小事跟她们置气,毕竟是嫁到咱们家来了,生儿育女的不容易。”

“我省得,所以这几年鲜少去京都,让亲家母在身边照看还方便一些。”

方菱又提起青松的夫郎,“那孩子倒是个活泼开朗的,个头瞧着比青松还高一点。”

李氏抚掌道:“那是个二楞神,前阵子坐着胎还偷着跟他爹出去骑马打猎,回来说漏了嘴把我吓得够呛。当即就去了他家跟他娘说了一通。老秦将军也是个不着调的,还帮他瞒着呢,就不想万一从马上摔下来,大人和孩子哪还有命在啊?”

陈容和方菱闻言笑的直打跌,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好在日子蒸蒸日日上,过得也有盼头。

最后说回王瑛和陈青岩,方菱道:“这俩孩子是这家里本事最大的,我听靖哥说青岩得了皇上的青眼,等回去后怕是要青云直上了。”

李氏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忧,“不图他有多大出息,只要都平平安安我就知足了。”

第218章

这次回来除了祭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元宝参加县试。

这是小辈里第一个参加科举的孩子,几个长辈都十分上心,一路上陈靖、陈青岩、陈青淮、陈青松四个人轮番给元宝做考前辅导。

能得四举人教书,这种美事旁人想都不敢想,更别提其中还有一个状元爹爹。

不过元宝这孩子也争气,遗传了父亲会读书的脑子,这几年在鄯州都没怎么管,自己就把四书五经全都背得滚瓜烂熟。

不光如此,像《儒门正经》、《翰林侍读》、《史记》、《汉书》等等科举所学的书全都读完了。

临走时夫子还说,以他现在的学识考个童生绝对没问题,努努力说不定能考个秀才。

至于举人就不够看了,不过他年纪还小,再学个十年八年考也没事。

不过话说回来,县试虽然简单但和平时学堂里的考试可不一样,心态就是一大关,安知有多少读书人都是败在心态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