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8(2 / 2)

加入书签

不给点她娘压力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她兄妹俩都开始学习三年级,她居然还在原地踏步。

如今早已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

“娘,学!你一定要去学!我和哥哥要上学都还得要学费,不用花钱的事儿不干,多可惜啊。”

“娘,你想啊,只要你去,又不要咱们家出油钱,又不用花学费,这买卖不亏吧?”

兄妹俩人前后夹攻。

却乐坏了一旁看热闹的关有寿。

没人比他更清楚为何他媳妇怂了。

有一种人,她不是不认真,也不是不努力,然……独独没有读书天赋。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布?Y?e?不?是?????????e?n??????Ⅱ?5?????????则?为?山?寨?佔?点

忒吃力!

可你多费些时间也行吧。

她还不乐意,非说有这时间还不如干点活。

没成亲之前,他还以为这姑娘还挺机灵的,故意接近自己;等拐到手上后,唯有感叹自己真是想多了!

红袖添香是个梦,比不上一针一线千金重。

“你就当去玩儿,能学几个是几个,别把扣工分啥的放在心上,放眼整个屯里的老少娘们,你已经是中上水平。”

叶秀荷刚要点头。

“咱好歹一家人的大名儿都能写得出对不?”

第422章 就没半道上学的?

既然明知是逃不了的事实,那就面对呗。

趁着马家祠堂的教室还没修缮完毕,先找家里孩子预习?

开玩笑。

一堆儿的活呢。

捡柴捡牛粪都比不干正经事的强。

也不知大队长抽的哪门子的风,爷们认识几个大字出门还有用,让我们这些老娘们不是围着灶台就是地头的学了干啥?

多识几个字,是能养肥猪,还是能让母鸡多下几个蛋?

要她们说,耽误大发了呢。

于是这两天一到天黑,除了在家掰苞米粒的、搓麻绳的,剩下的拿着针线活的女人开始四处串门扎堆。

马振中家,东屋炕上围着五六位小媳妇大姑娘,各个手上干着针线活,时不时地爆笑两声。

有人来串门,叶小凤自然走不开。这段时间习惯了马提灯的亮度,她还真有些不适应火苗如豆的油灯。

要是说关老三败家,还真败家。

叶小凤暗自腹议不已,却暗暗替堂妹高兴,尤其是此刻听到她们唠起关家老院的一些闲言闲语。

日子有盼头,可不就盼来了。 网?址?f?a?b?u?Y?e?í????u???€?n??????2????.??????

想起以前每次回娘家,她五婶(叶姥姥)抓着自己的手,一脸担忧地打听老姑娘有没有受委屈?

她都有些难以启齿。

如今好了,终于不会被抓着还得挖空心思想如何安慰老人,再也不用为牵线做媒而忐忑不安。

“咋还绣上花啊?你又没姑娘。”

叶小凤笑了笑,“给我外甥女的。”

“你们两家处的可真好,跟亲姐妹都没啥两样。干脆来个好上加好得了,就是不知道关老三乐不乐意。”

叶小凤早已听惯这些酸溜溜的话,见对方压低声音,倒是不好怼她,“孩子还小说这些干啥。”

自家儿子能娶上更好,娶不上不也是她外甥女?都是闲的,有胆去关老三跟前说两句试试?

叶小凤借故站起身出了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