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2(1 / 2)

加入书签

长乐直接去找他老婶关欢喜要东西,兄弟姐妹们之间如何嬉闹。

就说这东屋里面,小辈们都离开去了堂屋,李老头就拍了拍炕面,示意老儿子快上来暖暖脚。

要说当司机有何不说。

那就是他老儿子一到冬天这腿啊,实在遭罪,如今年纪轻轻很好,就怕老了跟大儿子一样得老寒腿。

“爹,你就不问问我啊?”

李老头失笑地展开了满脸褶子,“有啥好问,哪家没点事儿。”而且他老儿子又不是吃亏的主。

也就是老伴想多了。

“知道你儿子在孩子他三舅家吃的是啥不?”

“不想!”

“喝得呢?”

李老头这下子可装不下去了,砸了砸嘴,“你大哥给我捎了瓶酒,你娘不让喝,说得等过年。”

李铁军畅笑出声,趴在他耳边,“我抢了孩子三舅大半坛酒,咋地也有六七斤,藏在我屋里呢。”

李老头笑着直点头,“他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别小看了人,说不好啥时还得人家拉你一把。”

“爹,不会吧?”

李老头瞥了眼老儿子,“日子还长着,你瞅着呗。”

要说三舅子自从分家后日子是越过越好,李铁军信,但要自己需要人家拉一把,他是绝对不信。

三舅子最多就是搬到省城,那又咋样?无非是在火车站上班,自己一不缺钱,二不缺工作。

但他知道他爹,就连他大哥都一大把年纪的人,还不是遇上个啥为难的事跑回来找老爹商量?

不管老儿子如何央求,李老头就是不说。他都快要一脚踏进棺材瓢子的人了,还能护住老儿子几年?

凡事还得靠他自个去琢磨,要不然天下好姑娘多得是,他老儿子又不残,他干啥答应娶个乡下姑娘?

还真以为娶个农村儿媳妇是方便他和老伴养老?开玩笑。

没听俗话都说“宁娶富家奴,不找贫家女。”这是为啥?还不是待过富贵人家的丫头见识多了,眼界也高?

其他先不说,起码老儿媳妇走出去不会畏畏缩缩的上不来台面,更不会犹如泼妇似的出口就是脏话。

生在屯里的关老四哪怕上了学,可不就连他大哥都比不上,关家大小子虽说一副奴才样,但也懂见好就收。

还有关家二小子,再咋憨厚老实,到底跟真正乡下汉子不同,大场面上也不会缩手缩脚,何曾不是见识多了。

最妙的就是关家三小子,当初上门相看的时候,一声一个咳嗽,硬是压得老关家大大小小规规矩矩。

这样的小子岂会简单?

果然,自家给多少彩礼,他是一分都塞给他妹子带回夫家不说,甚至还补贴了一大笔嫁妆。

炕琴、对箱,就连一对子孙桶都是上好木料不说,四床被的分量更是一点都不差。

难道这小子不懂他自个都还没成亲,要扣一些起来?

这就是眼界不同。

见识多了,他压根不在意。

这不,这小子一转眼就拐到叶家姑娘。

这样的人缺的就是机遇。

看来快了。

是不是快了,关有寿不知道。

但叶兴旺又来信了。

催!

死命地催。

满满一张纸,他娘说的,他爹说的,他大哥说的,全是催他快上省城。

换成几个月前,关有寿或许心里还有些松动,就是不搬到省城,也该趁猫冬走亲戚,但世事难料。

如今的他恨不得离省城远些。

岂会自投罗网?

要是早知如此,连藏的那包东西,他都宁愿不要,也不去胡家大院走一趟。随母肖似七八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