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1(2 / 2)

加入书签

再不离开的话,连先生都要哭了。傻闺女,秀肌肉不是这么秀的。你得先从小处开始显摆。

这一群人出了关家,对于其他人家可不是就这么客套。

还是猪圈、鸡圈屋里屋外的四处检查,一阵兵荒马乱之后没找到什么东西还好,接着下一家。

前面几家还好,一来他们信任关有寿,也见识过他家收拾完整的院子,再不舍得,也能听人劝。

但很快的。

“求求你们了,我们家十几口人就靠这五只鸡换盐换些针线脑儿。”

“老大娘,这是上级的命令,我们谁也不能违抗。”

在鸡鸭响了几声力挣扎叫唤后,几棒子下去,鸡鸭也没了生气。余留下的两只母鸡缩在鸡圈角落瑟瑟发抖。

看着被带走的“罪证”,老太太和小孩们捶胸顿足哭号。

自然的,也少不了围观的村民眼里的不忍与意味深长。无非是瞅瞅,听队里的自个早点杀了还能留个肉。

可同样的让大家迷茫。

不准多养家禽牲畜,还能说养多了口粮不够,但家里头种的菜居然多了也不对。这是为啥?

要知道菜也占大伙食物中一部分。

可……

一听那些小年轻说这是啥助长资产阶级思想泛滥,违抗命令,严重话的要立典型一堆堆的言论。

能咋办?

胳膊能拧得过大腿儿?没瞅就连大队长支书都没不吭声,早早就收拾完他们家自留地和院子。

关平安跟了几家,发现凡是家里还留着超过规定的家禽牲畜就是藏在地窖,被找着了都遭秧。

而且不是谁谁都是如她家一般,院子内种植的庄稼和菜园子瓜果蔬菜都是基本上接近与成熟期。

尤其农家谁不是多种几垄苞米好添些口粮,角角落落的更是缝插针地种上南瓜冬瓜和丝瓜等等。

各家各户基本上是不管成熟与否,也不管够不够个,能摘的都已经摘了。可那些藤上刚结果的也同样糟了秧。

好在有了之前拖延一段时间,加上又多了几家例子,后来再有几家老太太舍不得也得忍痛割爱。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笔账,被当成“罪证”带走还不如自家多吃几口。

从屯子东头沿着屯中间的一条道一路过来,鸡飞狗跳的,好在再也没出什么岔子,但问题又来了。

“这是谁家院子?怎么这么大?”

屯子中间的马家一族之长家的老院。

检查到此地,一行人还没进院子,小年轻们又嚷嚷上了。

马大队长对他这位祖叔实在是恨铁不成钢,但不得不护短,闻言连忙笑道,“他们家没分家住了二十多口子人。”

关平安闻言立马垂下眼帘。说实在话,都是一族之长,可马家的,跟她姥爷真没法相提并论。

鬼的二十多口子人。

可宗族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马老族长的院子可是祖传的,要是按上面的规定,不是富农都是中农。

可就奇了怪了。

人家就是地地道道的贫下农。

“组长,我要求彻查到底。”

底个pi!

程明简直是欲哭无泪。

都是乡里乡亲的,他已经算是特意挑了挑了,挑了一队最好说话的,谁让这二傻子混进队伍的。

可咋整?他还得清清嗓子,沉下脸看向马大队长。至于为何不是对赵支书?不是明摆着嘛。

方圆十里谁家是个啥情况,作为土生土长的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